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徽 州 三 雕

2019年07月11日 08:51:19 来源:黄山新闻网

“徽州三雕”艺术,是古徽州人民聪明才智的艺术结晶,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徽州文化史上,还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徽州三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说: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之所以能够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是与遍布这些徽州古村落的古建筑上的石雕、木雕、砖雕这精美绝伦的“徽州三雕”的艺术魅力分不开的。正由于此,“徽州三雕”已于2006年正式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徽州三雕”中,石雕艺术早在宋、元就已十分成熟,而木雕、砖雕艺术则发轫、鼎盛于明、清,因此,它们都有四、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遍布徽州大地上的数以万计的古民宅、古祠堂、古牌坊和古水口园林等,则是“徽州三雕”艺术的主要载体。具体地说,徽州砖雕更多地出现于古宅大门门罩或门楼、八字墙、照壁和神龛等处;徽州木雕更多地出现于明宅的梁头、拱眼、平盘斗、砣峰、叉手、雀替、楼层栏杆和厢房窗栏等处,而清宅的上述部位之外,还有对撑拱、门窗隔扇、檐廊楣罩等处;徽州石雕则更多地出现于柱础、石栏杆、抱鼓石、石漏窗、石狮、石坊、石碑和石绣墩等处。

“徽州三雕”艺术的代表作,木雕为黟县的“承志堂”和“木雕楼”,尤其是“承志堂”里的雕梁木雕《百子闹元宵》,不但能让人真正看到 “雕梁画栋”中罕见的“雕梁”艺术,而且能让人叹服于“百子百样、多层景深”的徽州木雕宝典。石雕为歙县的八脚牌坊、棠樾牌坊群和黟县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尤其是《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左右各一,成双成对,更达到了“无字诗、画意对”的艺术佳境。砖雕则为屯溪滨江长廊里的《徽州胜境图》大型砖雕,无论从入画景点之多、画幅面积之大、透视层次之众还是从雕刻手法之全来看,都是登峰造极的绝世佳作。

“徽州三雕”的画面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戏文故事、花鸟瑞兽、龙狮马鹿、名胜风光、民情风俗、渔樵耕读、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图等。而“徽州三雕”的雕刻技法,则一般多为浮雕,杂有透雕、圆雕、线雕与多种技法的并用。但在砖、木、石不同雕刻中,以及不同作品、不同部位的雕刻中,雕刻技法也会随之变化和择选。

许多海内外宾客在为美轮美奂的“徽州三雕”艺术赞叹不已的时候,都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徽州三雕”只出现在这古徽州而不是其他地方?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徽商巨贾,光宗耀祖。背井离乡、辛辛苦苦做了一辈子生意的徽商们,为了回报桑梓同时也为了叶落归根更为了光宗耀祖,他们有财力、有欲望在家乡修祠堂、树牌坊、建宅第、造水口,也有足够的财力和雅趣用于精雕细刻,以尽显其豪华富贵之气势,“徽州三雕”因此应运而生。因为这里是徽商的故乡,更因为当时能与徽商匹敌、各占半壁江山的晋商只将财力投于银号,而徽商则用于故里,因此三雕只出在徽州而没出在晋州。有资料记载:仅宏村“承志堂”全屋的木雕,就使用了20个高级工匠,夜以继日地雕了整整4年才完工,而光是用于这些木雕的描金,就用去整整5斤金粉。

第二,精雕细刻,变相越限。在“重农抑商”的时代,徽商心态始终处于压抑窘境,一方面想藉此大兴土木的建设之机大肆张扬、些微释放,另一方面又限于礼制法规不得超越限制,于是只得将财力、精力和发泄欲全部花在精雕细刻上面去,来个变相越限,照样辉煌壮观。于是,“徽州三雕” 不但因此大量涌现,而且技艺也得到不断提升。

第三,能工巧匠,尽施绝技。徽州自古多能工巧匠,砖、木、石雕匠人技艺十分了得,国画大师黄宾虹就曾评价“徽州多奇杰异能之士”,“具有偏长者莫不争为第一流人”。因此,扬州园林大多出自徽州匠人之手,曲阜孔庙大成殿石柱上的雕龙也出自徽州匠人之手,直到后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的砖、木、石三雕作品,也是徽州匠人应召去担纲完成的。早些时候,“徽州三雕”工匠更走出了国门,把“徽州三雕”艺术做到了德国法兰克福市的春华园中去了。正因为徽州有这么多身怀绝技的、艺术精湛的、长期饱受昌盛文风熏陶和新安画派影响的能工巧匠,加之又有取之不尽的优质木、石原材料和优质“雕凿用砖”的制造秘笈,才使得“徽州三雕”能够在徽州大量出现,才使得“徽州三雕”艺术特色独具、精湛隽永、日臻完美、登峰造极。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