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府治所在地歙县,古称“东南邹鲁”,乃徽商故里。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牌坊之乡,徽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岁月沧桑,代序嬗递,不少古迹湮灭。原徽州府署周边,新老建筑混挤,有损名城古城风貌。为营造历史文化古城的氛围,歙县本着“保护·恢复·古为今用”的原则,在残存徽州明代府署的原地,斥资2亿,历3年,修复成明代弘治时期的徽州府署。修复的徽州府署,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为迄今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原貌的明代府署。它坐落在长青山下,练江之滨,徽州千年古城墙环围全署。
从巍峨雄伟的徽州古城大门而入,偌大的署前广场以博大的胸怀,喜迎八方宾朋的到来。一东一西两座千年古楼矗立眼前,与徽州府署成珠联璧合之势。东谯楼,古为鼓楼,方形门阙,高20米,面宽21米,深10米。歇山顶,四翘角,伸飘檐,角悬铃,直通东门千年古街——中和街。门阙上“阳和门”3个大字显赫醒目。南谯楼,巍昂典雅,前通古徽州府西门。楼门上方为“徽州府”楷书巨匾。楼高20米,宽15米,紫墙黛瓦,因有24根大柱支撑阙门两边,徽州人皆称“二十四根柱”。今楼内有许国断奇案、寄信割驴草、李白访许宣平、汪华故事等徽州文化典故向人们述说。东、西二楼均为宋宣和年间建筑。登两楼环视,紫阳山、西干山、练江等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徽园、八脚牌楼、黄宾虹公园、陶行知公园等著名景地围环府署,一目了然。
迈上光滑玉润、长而平整的水磨石台阶,好大的“徽”、“州”、“府”、“署”四个大字的红灯笼,十分气派。在“仪门”直匾下,四个突出门桩与大门两边的石磨扁鼓,乃徽文化中的“门当户对”,虔诚、尊敬地请你入署。双廊式门罩,由香木大柱顶着灰青色漏瓦滴檐,梳状式半圆托拱,彰显出徽州匠人的手艺神韵。经仪门进徽州府署五线直达府署第一大堂。站于中轴举目,府署内各构件的“古与美”、“精与巧”的融合,使人赞誉不已,心绪绵绵。
凡到过北京故宫的人,会感到这徽州府署很似故宫。故宫是经午门而抵皇城太和殿的。记得故宫分前朝、后寝。前朝乃皇帝举行大庆与贺新年之地,建有保和殿、太和殿和中和殿。而后寝是皇帝与皇后及嫔妃、子女居住场所,具体分为交泰殿、乾清宫、坤宁宫,即所谓的“三宫六院”。按明弘治时期徽州府署残存修复的现今徽州府署,也是由中轴线分建的两大部分。一是前厅:建有进士主庭院厢廊,外地来徽州任府、县首官名录。二是大堂、二堂。今人关注的进士厢廊,楷书自唐武德五年(622)科考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终止科举考试的1300年间所举行的正科、恩科中,徽州考取进士共2297人(文科2095人,武科202人,以县排名为:歙县820人,休宁529人,婺源535人,祁门170人,黟县131人,绩溪112人)。在2297名进士中,有18次科考,徽州考生取得第一名的有18人,即考取状元18人,占全国15.7%,不愧是人才辈出之地。另一边是楷书外籍来徽州府、县做首官名录,计1822人。其中五品知府433人,七品知县1380人,分县排名:歙县191人,休宁242人,婺源313人,祁门298人,黟县180人,绩溪164人。个中贤臣清官辈出,名人大家众多。诸如“曳杖徒行,就地裁诉”的任昉(新安太守),乃开发歙北富资里(许村)始者;“关注民生,善于调研”的知府何歆。弘治年间,府城民宅火灾多发,他在做好救济安抚的同时,深入民间察看灾情,寻找防患办法,经与徽州能工巧匠和好谋善断之人多次商讨对策,最后提出“凡集居之民宅,必建封火墙”的措施,成为徽州“马头墙”的发明人,对防风挡火起到很好的作用;贤明知府苏辙(苏东坡之弟)在任内隆重提出“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虏,上天难欺”的廉政警示。今已刻成碑文,立于大堂之外。苏辙又于大堂上,立“清·慎·勤”大匾,要求掌握徽州地方最高权力的府署官员,办案要公开、公正、公平;为官要清清白白,两袖清风;要慎言慎行,勤勉努力,上报朝廷,下为百姓。今其匾乃高悬大堂之上。
大堂即正厅,为宣读诏书、接待上司、重大案件审理和举行新知府上任仪式的地方。“明镜高悬”大匾高挂。笔者那天去府署,有幸目睹仿弘治十一年(1498)新老知府身着五品正堂官服,在“肃静”“迴避”相拥,同僚下属的陪同下,举行交接仪式,大开了眼界。
二堂是初审案情之处,并设有“知府雅舍”供其休息、思考。三堂为招待客人之处和幕僚办公场地。修复后的徽州府署二堂、三堂同时设有徽墨、歙砚专间及徽匠“百工坊”。2018年7月20日,来自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制砚高手和冒尖新秀就在“百工坊”内开展了技能大赛。
府署中轴线两边厢廊,修复成原样的廨、通判廨及吏、户、礼、兵、刑、工六房,皂班、壮班、快班三班,与朝廷设立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相对称,即所谓的“三班六房”。
虽说徽州府署是在残存地块上修复的,但不仅依照明弘治时期的徽州府署原貌修复,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的砖砌、瓦盖、铨沿、檐口、马头墙,是一色古风扑面,徽韵浓浓;顶柱、横梁、托拱,全以一等名木——紫檀、老楂树为材,含香而淡红,玉润而耐腐;壁脚、门坎、院口、廊沿、厢阶,均为花岗岩水磨石。凡木质构件,均通过防腐、防霉、防蚁的科技处理,这些使徽州匠人的手艺大放异彩,成为一等仿古建筑。徽州府署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荣获全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徽州府署读徽州,几千年来的徽州历史文化、文书档案、进士名录、状元榜文,或以原件,或以复印件仿制呈现。名人匾额,使梁壁生辉,名联满柱,古画附壁。署后部庭院,则是金秋桂香,隆冬梅开,桃李争春。名木古树成荫,花木盆景,假山奇洞,小桥流水,鱼满池塘,竹拂静堂,墨香雅间,给庄重肃穆的徽州府署增添了无限生机与诗情画意。
徽州府署,是一部徽州历史文化巨著。
“堂厅楼台浮霁色,感知远古府署情”。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