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放风筝的嫦娥”——黄山姑娘汪莹回“家”分享探月故事

2019年04月12日 09:16:29 来源:黄山新闻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年2月2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其中,有黄山人张荣桥、汪莹。当时,喜讯刷爆了黄山人的朋友圈,全市人民为之深感骄傲和自豪。

4月4日下午,在市妇联举行的“汪莹探月故事分享会”上,记者见到了这位被誉为“放风筝的嫦娥”的黄山姑娘。和记者想象中的航天人有些不一样,汪莹性格随和,爱笑还有些腼腆,如邻家女孩一般,但眼神里始终透露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和果敢。在与参会的我市各行各业妇女代表分享中,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凡的“探月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

1980年出生的汪莹是我市歙县人,从歙县中学毕业后,考入解放军北京国防科工委指挥技术学院(现总装指挥技术学院)学习航天测控专业,2004年考入北京航天城的测通所深造。曾参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工作和嫦娥三号探测器有关准备工作。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她又全身心投入到有关测控工作中去。

月球车就像一只飞得极高的风筝,它在遥远的月球背部行车时,人们在地球上时刻遥望,恨不能望眼欲穿,而风筝线攥在汪莹手中。这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4所测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被誉为“放风筝的嫦娥”。 她负责的巡视器测控数传分系统在月球表面着陆探测期间承担着巡视器与中继星之间的遥控和数据传输,以及与着陆器之间的频段遥测、数据传输任务,对于此次任务的影响不可小觑。

说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时的心情,汪莹高兴地说:“自豪,非常自豪,为我们的航天事业自豪,为我们的祖国自豪。”她还说,这是她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后第一次回到家乡,和家乡这么多优秀的妇女代表们一起畅谈、交流,心情也非常激动。

对于自己的成就, 汪莹表示这是一个团队行为,是大家在一起努力做一件光荣的事情。“嫦娥探月是项浩大工程,为此拼搏努力的科研人员非常多,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一员,做了点微薄的贡献。而且我的故事和经历都很普通,只是比较幸运。”比起参加分享会的优秀妇女代表们,汪莹觉得很多人的事迹都值得她学习。所以她也希望通过这次分享和交流,和家乡的人民一起,继续为祖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名航天人,繁忙是常态,出差是常事,但满满的活力和干劲却是这支团队队员们对工作不变的态度。“人生没有哪段日子是白过的。”汪莹说,虽然作为女性干这一行非常的辛苦,压力相对男性来说也多一些,常常要把自己逼成“女汉子”,但是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重视,激励着她们克服难题,继续前行。汪莹坦言,自己还想在这个行业继续工作下去,因为热爱,哪怕工作有时候会枯燥,会寂寞,自己也从未后悔过。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汪莹认为既要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也要去拥抱生活,享受生活。她笑称自己和很多普通女性一样,遇到工作压力大时,减压的不二法宝就是上网“淘宝”,当然也会找朋友聊天倾诉。汪莹自诩生活中是“吃货”一枚,这次回到家乡正逢春笋上市,于是大快朵颐,好好享受了一番,还连续几天在朋友圈晒出了“家乡的味道”。  

黄山市妇联主席喻雪琴表示,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汪莹来为黄山的姐妹们做分享,聆听后才知汪莹的“探月故事”其实过程起起落落,颇为曲折,付出了很多努力,她对国家航天事业的执着令人敬佩。作为家乡人我们为汪莹骄傲,作为女性我们要向汪莹学习,立足岗位,成为对家乡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本报记者  汪 虹/文  樊成柱/摄)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