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千年古茶亭浙岭“方婆茶亭”修缮中

2019年06月13日 08:47:50 来源:黄山新闻网

6月8日,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笔者攀爬皖赣交界徽饶古驿道,在浙岭之巅“吴楚分源”处左侧,千年古迹“堆婆塚”后的方婆茶亭内,看见工人师傅正在施工,粉墙黛瓦的亭子风貌重现,亭子基础、四周外墙及房顶已修建完毕,村民正进行亭子内部的墙体粉刷。

方婆茶亭是浙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相传五代时期(公元916—960年),有位方姓老妪人称方婆,念及路人艰辛,独自一人在浙岭之巅建茶亭,引一线泉的水,用高湖山的茶,免费为过往行人提供冬汤夏凉。其死后,后人深受感动,投石以“堆婆塚”纪念她,边上建有万善庵,有僧人住持。这在历代《徽州府志》及史书上均有明确记载,有许仕叔、王友亮等一批文人墨客为之赋诗纪念她。面积不大,影响深远,以致后人将修桥补路、乐善好施之风,谓之“方婆遗风”,这里便是方婆遗风的发祥地。浙岭古茶亭得到历代乐善好施者的维护修理,而且浙岭沿线目前7座茶亭基本保存完好,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70年代,茶亭日渐荒废,到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浙岭公路的修建,对其有所损毁,后亭内十几块古碑失窃,随后亭子彻底倒塌,只留下些残垣断壁。对这一历史古迹的损毁,皖赣两省休宁和婺源两地居民呼吁重修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两地政府曾多次对接过。这次修复就是顺应民心,尊重历史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体现。

“这次修复的主要资金来自婺源县文物局,由我们休宁人具体承建。自去年年底开工,我们对茶亭的基础进行了加固,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对原来的墙体进行保护性修缮,风貌不变,只是进行了加固,屋顶做了防水,避免了以后漏水,盖的还是老瓦。下一步,我们进行地面铺设,挖排水沟,要将一线泉的水引到茶亭中,对古亭进行布置,再现历史风貌。估计一个月后,可以基本完工。这处古迹名声很大,我们婺休两地的百姓都欢迎。”负责施工的休宁县樟前村村民叶小林介绍道。                                 (汪红兴 文/摄)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