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休宁碜溪村:“渔乐国”里鱼儿乐

2019年07月25日 08:42:52 来源:黄山新闻网

成群的石斑鱼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来游去,7.13洪水刚过,河道里几乎见不到垃圾,全年禁渔的标识语随处可见……7月17日,笔者走进素有“渔乐国”之称的休宁县溪口镇碜溪村,这里青山绿水之间,到处呈现一派宁静安详的景象。“这是实施河长制以来,给我们碜溪村所带来的变化。”村民凌进喜兴奋地说道。

碜溪河是新安江源头率水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汪村镇查山村,全长29公里,其中在碜溪村境内有6公里。在该村的晒袍滩还留有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写的“渔乐国”三字。多年来,该村重视封河禁渔工作,河道垃圾及时清理,并制定了村规民约。

今年,该村河段列入全县长年禁渔河段。该村进一步加大禁渔力度和宣传力度,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完善各种禁渔标识,在河道沿线安装了10个摄像探头,建立了一支由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组长联合组成的护河巡逻队,24小时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该村坚持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村里出台规定,鼓励村民若发现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积极举报,一经核实,给予每次500元的奖励。今年6月上旬的一个深夜,有邻村村民余某来到该村电鱼,被村民发现,及时报告了巡逻队,巡逻队迅速赶赴现场,查获渔具和鱼类。后余某被渔政和公安部门进行处罚。这件事在媒体上广为传播,极大教育了广大村民。河中电鱼非儿戏,现在人们再也不敢随便捕鱼了,碜溪村人人护河的风气蔚然成风。

“我们村还注意挖掘生态文化资源。晒袍滩村的渔乐国碑,我们已经重新立起来。近期,我们将村中原来掩埋在土中的清代“放生河”禁碑和奉宪禁碑挖出来,准备重新立在河边,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又让广大村民心生敬畏之心,真正让碜溪河成为鱼儿的乐园。同时我们将凌右文古墓、官桥、铁皮石斛基地、矶岭古道、徽州最大的麻栎树王等景点联合打造,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助力村民致富,让绿水青山化作金山银山。”村党支部书记吴建设表示。 

            (汪红兴 文/摄)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