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老人春节盼亲归

2019年02月01日 10:21:09 来源:黄山新闻网

老人春节盼亲归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进入年三十倒计时,我发现周边一些老人盼望在外漂泊亲人归来的那份心情比常人来得更急切。

到腊月尾端,每天我去上班,总是看见楼上的齐大爷和罗婶在巷口的“山东炒房”处等人。临近年关,各种炒货又到旺销时,店门口你一句“来十斤五香花生”和他一句“称五斤开心果”叫喊声此起彼伏。天气还有些干冷,为了不影响店里的生意,老两口端小板凳在旁边看报或择菜,罗婶还时不时地朝街两头望几眼。

当天轮休。又采购了一批年货,我忍不住搬来只小凳子,在他们旁边坐下来,叨叨家常。我好奇地问:“大爷,您二位这是在等人吧?”罗婶话多,满眼深情地接上了茬:“阿兵,可不,我们是在等外孙女小婕哩!”我又问:“她是哪天的票?”齐大爷掏出手机,瞅了瞅,带着庆幸的口吻说:“腊月二十九,无座。到站时间是次日早八点。”我顺着日期算了算,顿时迷惑不解:“大爷,还差二天呢!再说,这孩子到站就直接赶您这儿?您二位完全可以在家里等呀!”我这样说,惹得罗婶不高兴了,她笃信:“小婕最有孝心,每年春节总是来陪我们守岁。去年春节,原本订的是大年三十的,后来又抢到一张腊月二十八的退票。她提前回来了,着实给人意外的惊喜。我们要是在家里等,显得不‘诚心’。假如身体好,我们恨不得去火车站接呢!这孩子,大学毕业后,非要到沿海郊区的一家工厂做出口,吃得差,住的地方又冷。我们担心娃儿的身体扛不住。所以,趁着春节放假,让小婕在此把身体补一补。另外,我们还准备给她一大笔‘压岁钱’哦!”

齐大爷老两口的隔代关爱之情让人动容,这也可能是他们过春节最大的慰藉和意义所在。这种信念足以支撑老人冒着严寒,在那个进入宿舍楼巷口的必经之地苦等。

回到家,刚准备掏钥匙,对面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拄着拐杖的潘叔招我进门。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悉悉索索地在大屏电脑上点开一个页面,放大,对我说:“大刘,今年我儿子带着洋媳妇和小孙子真的回来过春节。这是电子机票。”

我为此感到高兴,与他们同喜。坐在轮椅上的张阿姨兴奋地倒前倒后,像是在跳舞,她又下意识地把轮椅挪到窗户往远处眺望。潘叔两口子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大,接着出国留学。由于学业突出,儿子在国外定居。买车买房,娶了洋妞,还添了一个中外结晶—好看的孙女。以前儿子几次说春节回来,可能是经济拮据,拖妻带女,旅途不便,爽约了。老两口盼呀盼,直到把自己坐上了轮椅,拄上了拐杖。虽然经常可以在视频里见面,但还是相聚才能互诉思念。潘叔跟我敲定,让我叫网约车,代他们去机场接儿子一家。

身边还有许多老人春节盼亲归的故事。在外漂泊或打拼的游子,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团聚的那一刻,给留守的妻子和孩子带上心仪的礼物,向久盼的老人致真诚的祝福和问候。                                   (刘 兵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