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养老,就怕丢了主动权

2019年02月21日 09:22:15 来源:黄山新闻网

养老,就怕丢了主动权  

    拌嘴,打嘴仗,常常是因为口径没对准,造成命题错位、鸡对鸭讲。譬如座谈会上,有论者提倡"养老必须靠自己",攻之者曰:"怎么,养老金就不要啦?你不要我要!"争来辩去,概念不一,还有个完?

  我是赞同前者的,但感觉其概念表达确有歧义。把"靠自己"调整为"掌握主动权",大概就严密了。

  辛辛苦苦一辈子,终于歇肩安享,养老金,当然要。但是,养老金到手,并非万事大吉。养老金,如何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讲究大了。

  君不见,同一个小区,同样领着不多不少的养老金,有的人家安稳度日,快乐每一天。可总有几家,左支右绌,愁眉紧锁--不要说像左邻右舍般黄山富春江寻常去,欧美澳洲也逛过,他呢,哪儿也没钱去,还欠着一屁股物业费,天天被催讨呢。钱咋没了?盖为三天两头赴地下"健康讲座",甘受忽悠,所谓"保健品"愈买愈多、堆满一屋子哩。

  "家不藏无用之器"(陆贾语)。将有用的堪称宝贵的养老金,化作一堆无用的"保健品",已属常见的社会现象。欲劝阻此翁此媪,也难;给些接济,他又故伎重演,真令人无语。

  什么都讲究经济基础。办个寿宴,去趟农家乐,小事一桩,没钱都免谈,更不要说老年阶段的头等大事--养老了。经济不攥紧,丢掉主动权,养老就落得个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时下,经常性有两种主动权流失。对外,会流失于百无一用的"保健品"购买冲动;对内,则是流失于对亲朋关系过度自信。

  有人问:"难道对于老朋友甚至自家子弟,也不要全都信任?疑心病重了点吧?"窃以为,亲戚朋友,互相信任,自不可少;但是说到"全都",则有待辩证分析。通常,从小教养的孩子可靠,朋友虽无血缘关系,但是一起"同过窗、下过乡、扛过枪",久经考验,也可靠。但这是从大概率说的,还有小概率不可忽略。

  亦即大多数可靠,不排除个别不可靠。见谁谁说话漂亮,许诺一大堆,就心血来潮,轻易授权,钱财房产一股脑儿委托,万一遇上个不良之辈,你的养老就悬啦。还是要遵循《孙子兵法》的教言:"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万勿将资财安全建筑在恶人也许不会冒头的虚幻愿望上,而是要建筑在让恶人无从染指的坚实安排上。管你说得天花乱坠,我自岿然不动。这,不叫疑心病重,而是牢牢抓住养老的主动权。

  即使对方从无恶行,确属良善,你我的养老资本也还是不宜轻动。这类故事听闻否--A先生因发小经营告急,遂同意将储蓄的大半出借,说好半年归还,岂料对方生意每况愈下,终于破产,哪有钱还乎。老L女士见儿子住房偏窄,经不住请求,就答允拿自己的住房跟他们的重组为一大套,婆媳短兵相接从此开局,相安无事的日子一去不返矣。他们,是正当朋友,是合格儿子,自然也都希望你我安享老年福。但是,希望则有,能力有吗?他们分明保障不了你我的老本和老窝嘛。况且,存在决定意识,实不该指望人家对于养老紧迫性有你我般的切身感受 。

  欲保障平稳养老,主动权一定不可丢。                (司徒伟智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