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深秋时节,新安江畔的歙县街口镇迎来大幅降温。连日来,全体镇村干部深入包保网格,对独居、高龄老人等重点群体开展细致走访,将“主动靠前、精准对接”的服务机制落到实处,确保民生保障“降温不降心”,服务群众“零距离”。


“老人家,这两天气温降得厉害,柴火够用吗?门窗有没有漏风?”在海拔较高的新门村毛汰组,镇村干部挨家挨户敲开老人的房门,仔细询问御寒物资储备、取暖设备安全情况,并动手帮忙检查电路、加固门窗。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干部们更是化身“勤务员”,将过冬所需的米、油、棉被等生活物资直接送到灶台边和床榻前。一位巨川村的独居老人紧握着网格员的手,眼眶湿润:“现在干部真是贴心,天再冷,心里也暖得很!”
据悉,这份“暖”,源于该镇变“等问题上门”为“上门找问题”的工作思路深刻转变。针对山间寒意渐浓,镇为民服务中心计划连同卫生院开展“暖心健康行”,家庭医生团队携带设备,对高龄、慢性病老人进行重点巡诊,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叮嘱用药安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在严寒时节同样“不掉线”。而该镇平安法治和综合行政执法中心则依托覆盖全域的“网格大起底”行动,将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的信息动态更新,纳入“一人一档”管理。无论是生活物资配送、安全隐患排查,还是健康关怀、政策咨询,都能通过网格快速响应、精准对接。入秋以来,该机制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办结率持续保持高位。
“服务零距离,就是要把‘最后一公里’变为‘最暖一公里’。”党员干部用一次次主动的敲门、一句句关切的询问、一件件实在的帮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用“零距离”的服务,织就抵御寒潮的“温情网”。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