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只需一个‘点单’,徽州区应急管理局的技术专家就上门帮我们解决了废弃气瓶处置难题,效率特别高,当天响应、当天完成。”日前,徽州区应急管理局在接到黄山中泽新材料有限公司关于“废弃气瓶处理”的预约需求后,当即协调第三方企业完成气瓶接收与合规处置,对此,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
“预约式”涉企行政执法指导服务是徽州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一项关键制度创新,该区通过探索“预约式”涉企行政执法指导服务,推动执法理念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变,将风险防控端口前移,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精准助力企业防范化解违法风险、降低合规经营成本。“预约”机制的核心在于“企业主导、部门响应”,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电话、窗口或书面等渠道,向公布的承办单位提出预约申请。行政执法部门应企业预约,在约定时间、围绕特定事项提前介入,为企业提供非强制性、非处罚性的行政指导、政策咨询与合规建议等服务。
据了解,该区首批指导服务事项涵盖12家重点行政执法单位,涉及37类124项内容,覆盖企业高频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企业节约整改成本约5万元,解决技术难题90余项。同时,该区组织开展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培训6期,覆盖1500人次,协助企业完成员工安全教育240人次。
徽州区推出的创新举措是我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深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制度建设、依法行政、营商服务、纠纷化解精准发力,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去年遭遇百万货款被拖欠,最担心诉讼拖垮公司。通过法院‘绿色通道’,当天立案,两天内完成财产保全,一个多月即拿到判决,对方很快付清款项。‘法院速度’保护的是我们企业的生命线。”某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郑先生表示。
郑经理口中的“绿色通道”正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创新打造的“天平护企”司法品牌。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对司法保障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着力破解传统司法模式在办理涉企纠纷中存在的周期长、渠道窄、执行难、预防弱等问题,该院通过设立覆盖全市工业园区的“天平护企工作室”,构建起“前端化解、中端提速、末端兑现、全程护航”的司法服务新体系,畅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天平护企”品牌创建以来,涉企纠纷诉前化解量同比增长约15%,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约20%;高效执结民营企业为申请人的案件668件,执行到位资金1.82亿元;执结涉新质生产力企业案件47件,到位资金321.12万元。
与此同时,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涉企行政检查过多过频、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等突出问题,我市还制定出台《黄山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十条工作指引”》,坚决遏制乱检查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上。截至目前,全市明确市本级行政执法主体50家,建立了包含7800余名执法检查人员的名录库;编制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统一行政检查标准,公开发布年度执法检查事项1773项,实现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管理,确保公开透明、源头可控。
此外,我市还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公布《黄山市市本级行政执法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第一批)》,覆盖11个领域110项执法事项,截至目前,累计办理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免罚案件2.9万余件,为经营主体减轻负担515万余元,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