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两业融合:歙县经开区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4年11月06日 17:10:26 来源:歙县经开区 作者:范李胤 江圆媛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近日,安徽省发改委公布了全省20家“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单位名单,安徽歙县经济开发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7家获此殊荣的开发区之一。

自2021年获安徽省“两业融合”试点以来,歙县经开区积极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径,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两业融合”快速、健康、有序发展。1-9月,园区实现经营收入348.5亿元、同比增长10.3%;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172户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14.83亿元、增长3.4%;进出口总额2.24亿美元。

聚焦产城融合,提升“两业融合”保障。编制《歙县经开区产业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范围涵盖至歙黟公路以南,富资河以西,扬之河以北,练江牧场以东的区域,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产业新城规划以打造县城副中心为定位,增加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突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按照产业新规划目标,健奥体育项目建成运营,东山营邻里中心和人才公寓、黄荆渡人才公寓、产业研究院大楼、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

聚焦产业发展,拓宽“两业融合”路径。明确汽车零部件、机械电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确立“科创+”战略和“龙头+配套”产业发展新思路。理定三大产业招商线路图,成立新材料产业链联盟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联盟,引进颍创科技、光电产业园、云基实业等牵动性重大项目,运佳装饰、恒强铝业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PVC和铝基两个新材料产业的集聚和提升。

聚焦转型升级,增添“两业融合”活力。通过政策引领,支持企业转型提升发展,先后出台《经开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经开区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池管理办法》,鼓励企业申报项目,以政策资金促进企业加大智能化投入,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实现两业耦合共生。近三年来,62户企业获批国家高新企业,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21户;3户企业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多杰电气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金马科技获智能化工厂,4户企业获数字化车间,3户企业获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4 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3户企业获省专利优秀奖,安徽正亿获评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同时,引进羚羊、移动、联通等生产性企业服务商开展工业物联网设计的培训和指导,生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的新一轮产业革命。

聚焦科技创新,巩固“两业融合”根基。开投集团独立运营并在配套设施建设和闲置厂房收购利用上的充分发挥作用,为园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园区平台载体建设上,成功获批省高端机械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省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设立产业创投基金,开展知识产权融资行动,创新设立园区贷,解决9户企业4600万元贷款。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近三年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小微创业基地和1个省科创孵化基地。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共享服务水平。正杰新材料、东仁新材料等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佳获工程研究中心(首个获得企业),目前拥有企业创新平台达17个。企业R&D经费支岀达5.2亿元,年获专利513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跃居207.8件。

聚焦产学研用,增强“两业融合”支撑。完善《歙县经济开发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数字经济+制造业领域复合型人才引育,强化产学研对接合作。三年来,30户企业与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72项,园区与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院、上海工业大学签订“地校合作”战略合作协议。万邦电子、善孚科技等企业与浙江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大学等8名博士签订“博士入企”合作协议;加佳荧光博士后工作站研发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创想科技成功获批第十三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园区引进各类人才47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22名。扎实做好“千名人才汇聚黄山”工程及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充实企业技能人才队伍,为两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