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深渡镇:桑蚕吐“金丝” 传统产业焕“新颜”

2024年11月19日 16:33:49 来源:歙县 作者:郑宏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时下,在歙县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十万人家”蚕桑专业合作社养殖的晚秋“黄金茧”迎来了令人欢欣的收获时节,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徽州的传统桑蚕产业注入了全新的生机与希望。

近日,记者走进丝绸文化园的蚕宝宝养殖车间,呈现在眼前的是满地金黄,一张张结茧网上布满了黄色的蚕茧,如同大自然馈赠的珍贵宝藏。工人们神情专注地围坐在一起,双手如灵动的蝴蝶般上下翻飞,小心翼翼地采收着这些成熟的“小金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清告诉记者,传统的白茧一般只能养四季,而合作社养殖的“黄金茧”今年已经收到了第六季,产量也比一般白茧要高。

阳光下,金灿灿的“黄金茧”犹如黄金般璀璨耀眼。与普通白蚕种相比,“黄金茧”的饲养方式并无太大差异,用普通桑叶喂养就能正常生长。神奇的是,它们却能结出天然的金黄色蚕茧。这种独特的色彩并非来自后期的化学染色,而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在缫丝过程中,由于无需进行化学处理,生产出的彩色丝制品更加环保健康,被广泛应用于蚕丝被、绸缎等领域。

在“黄金茧”丝制品生产制作车间,机器声轰鸣不断,复摇、制绸、拉丝、制被等工序紧张有序进行,工人们全神贯注地忙碌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专注。

在这里,一根根金黄色的细蚕丝经过精心加工,逐渐变身为光滑细腻的彩色绸缎面料,或是舒适柔软的“黄金”蚕丝被。据悉,黄金蚕丝中叶黄素含量更高,抗菌效果也更优。天然、保健、环保的丝绸产品正契合了现代消费潮流,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2024年以来,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所生产的金色环保丝制产品订单大幅增加,这无疑为丝绸文化园的全产业链生产带来了崭新机遇。丝绸文化园织绸车间主任李爱英表示,用“黄金茧”做成的被子蓬松度更高,回弹性更好,保暖性也优于普通白蚕丝。用其织成的漳缎,市场价格远高于白蚕丝织成的漳缎。

近年来,深渡镇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凭借“园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集桑园种植、蚕桑养殖、丝绸纺织、产品销售、文化研学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在重视传统蚕丝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创新养殖和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一园、一桑、一蚕、一茧、一丝”的精心布局和努力,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桑蚕产业向好向新发展。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