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巧用积分赋能青梅产业发展

2025年03月17日 17:16:34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袁中锋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一场春雨过后,繁华落尽的枝头并没有寂寥,一个个嫩生生、毛茸茸的小果子探出头来。3月14日一大早,79岁的村民王忠保便来到自家的青梅园,清理剪下来的枝条。

王忠保查看青梅长势情况。袁中锋 摄

今年79岁的王忠保是黟县西递镇源川村人。去年,王忠保种植的1000余棵青梅树共产果638.5公斤。按照每公斤8元的收购价出售给村集体后,王忠保共得款5108元。除了该笔钱外,王忠保还收获了一笔青梅奖励款。那么,该奖励款由谁发放,钱又从何而来呢?

2016年,地处西递镇东南隅的源川村引进500株大青梅树种,进行小规模试种植。后在试种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如今,全村共种植青梅500余亩,其中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种植了200余亩,村民们自行种植300余亩。

去年,源川村灵活运用积分制,将其应用到引导青梅产业发展中来。“我们专门建立了‘青梅积分制奖励机制’,并写进了村里的积分制管理工作方案。”源川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金威说。

兑现青梅种植奖励。源川村村委会 供图

《源川村乡风文明“六个好”暨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工作方案》规定,积分排名全村前50名的农户,在青梅收购价的基础上每公斤再加0.2元作为奖励。根据该规定,去年全村共发放青梅奖励2700余元,其中王忠保获得127.7元。“奖励款出自村集体收入。”金威说,积分与青梅收购价挂钩后,村民们打理果园的热情更加高涨。

据西递镇党委委员严盟介绍,近年来,该镇还通过党建联建机制,引导源川村周边的叶村、石印等村共同发展青梅种植。目前,全镇共种植青梅1200余亩,建成青梅基地4个,成立经济合作社3个。除此之外,还引进两家酒业公司,共同建设了可年产1000吨青梅酒的生产基地。同时,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青梅徽宴”“青梅煮酒”“青梅种植体验”等文旅项目,构建了“春赏花、夏摘果、秋冬酿酒、四季品韵”生态链。

青梅文化节活动现场。源川村村委会 供图

“今年,我们将在全镇推广源川村的‘青梅积分制奖励’机制,并将奖励标准提高至每公斤1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积分制带来的实惠。”严盟说。

近年来,黟县各地灵活运用积分制管理模式,除西递镇用于助推青梅产业发展外,碧阳镇将其用于剪发、喝茶等便民服务,洪星乡将其用于公益性岗位管理等。“创新运用积分制,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以善行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的热情,同时也提升了基层善治能力与水平。”黟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海鹰说。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