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一江碧水激起共富“活水”

2025年08月15日 08:54:32 来源:黄山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发源于黄山六股尖的新安江,穿行于徽州白墙黛瓦间,汇入杭州千岛湖。

自2012年开展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到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皖浙两省合作正从水质保护拓展至产业协作、文旅融合、人才共育等多领域。

今年6月,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成果纳入高层论坛发布事项,成为长三角生态共保联治的典范。

碧水悠悠间,一幅水润共富的繁荣画卷正在新安江流域徐徐展开。

生态共治:从“水质对赌”到“合作共赢”

近年来,有“水中活化石”“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新安江流域频频现身。

中华秋沙鸭是产于我国的稀有鸟类,数量极其稀少,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EN)物种。它们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被誉为“生态试纸”,常被业界视为检验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志性物种。它们的出现,从侧面展现了黄山市河流湖泊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持续向优的良好态势。

2012年,皖浙两省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该机制以“P值”为核心指标,双方共同出资设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池,依据“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根据年度水质考核结果决定资金流向——达标则补偿安徽上游,未达标则补偿浙江下游。试点实施以来,黄山市累计退耕还林3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7.4%提升至82.9%,以“万亩林海”涵养“一江清水”。新安江滨江湿地生态系统建成65公里生态护岸,昔日荒芜江畔蝶变为秀美繁荣的新滨江。

这项“对赌”成效显著:试点以来,新安江水质持续优良,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一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2025年上半年,新安江流域跨省界断面水质持续达标,P值为0.89,同比改善6.99%。目前,“新安江模式”在全国其他23个省份、29个流域复刻推广。

产业共兴:从“生态颜值”到“经济价值”

位于新安江源头的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正依托绝佳生态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村组织成立护村队,坚守护林防火、封河禁渔等职责。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该村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茶园面积达2400亩,80%通过有机认证。“以前鲜叶每斤只能卖20多元,现在最高达220元。”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发权介绍,村民人均茶叶收入也从500元跃升至5000元,“生态饭”越吃越香。

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近年来,黄山市统筹发展特色农业,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茶园认证面积超98%,综合产值突破210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700多元。同时,壮大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等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新兴产业,2024年黄山市累计新签约浙江地区投资项目103个、协议投资额134亿元。

文旅融合亮点纷呈。连续两年举办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签署互送客源协议。新安江上下游还联合推出免费游黄山—千岛湖“名山名湖”黄金游线,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目前,在黄山市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景区,七成以上村庄、10多万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服务。

发展共享:从“一江共护”到“一域共富”

2023年6月,皖浙两省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当年9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方案(2023-2027年)》。两地合作全面升级,有效推动单一资金补偿向资金、产业、人才多元补偿转型。

产业协作升级:上半年全市累计新签浙江地区投资项目52个、协议投资额66.5亿元。杭黄绿色产业园落地项目6个、投资额4.6亿元;长三角地区在黄投资绿色食品产业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额13.7亿元。

文旅融合加速:打造“新安岐黄夜”品牌项目,举办中医药集市吸引游客2.47万人次;发力微短剧新赛道,上半年相关企业营收9449万元;举办2025年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等70余场次,与杭州市互通赛事6场次。

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速:落地VEP贷款项目3个,获银行授信9.35亿元,贷款投放2.66亿元;落地全省首笔生物多样性挂钩贷款3.2亿元;颁发首批省级五张林业碳票证书,创新“林业碳票+零碳景区”交易,完成林业碳票交易5笔、交易额56.56万元;完成全省首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交易额达2000万元。

民生共享持续改善:黄山市6区县13校与杭州市5区县15校结对;与中国计量大学深化“质量技术副总”等合作;市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建立医联体;今年以来对接康养引流235.69万人次。

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正持续释放澎湃动能,书写更多“两山”转化精彩篇章。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