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休宁县万安镇聚焦“依河望乡愁”特色定位,以红心村望干中心村为试点,通过“小切口、精提升”方式推进省级和美乡村建设,将产业、生态、文化、治理融入村庄肌理,一幅“产业美、环境美、风尚美、治理美、生活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立足特色定方向,“一村一品”强根基。望干中心村地处皖赣铁路、昌景黄高铁以北,紧邻黄山北站动车存车场与高铁物流园,吴田河穿村而过,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传统农业以“一瓜一稻”“一油一稻”种植为主,村民可就近务工。万安镇立足这一禀赋,将“依河望乡愁”作为核心特色,既保留村庄的田园野趣与乡愁记忆,又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引入农业技术,进一步增强“一村一品”的竞争力,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聚焦民生补短板,“微改造”带来“大变化”。建设过程中,万安镇从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实施一系列“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清理陈年垃圾60处,彻底告别“脏乱差”;拓宽村道至近一倍,解决村民“出行难、会车难”问题;新建家庭五格式化粪池与4个集中污水处理池,铺设污水管网5373米,从源头根治污水直排问题;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12处,将闲置空地变为村民的“增收园”与“休闲园”;改造废弃小学为村民议事中心,新建卫生公厕1处、中心活动广场及小广场,安装60盏太阳能路灯,让村民有了“议事的场所”“活动的场地”和“明亮的夜晚”。
共建共享聚合力,“村民主体”激活力。万安镇坚持“引导不主导、共建不包办”,通过“红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让村民全程参与规划建设。例如,“五小园”的选址与设计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民主动让出闲置土地;村民议事中心的布置由村民共同讨论决定,真正成为“村民自己的阵地”。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更增强了他们对村庄的归属感。“这是我们自己的村子,当然要把它建得更好”。
锚定目标促提升,“和美乡村”展新颜。目前,望干中心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10月末竣工。届时,村庄将实现“五大提升”:产业美:“一瓜一稻”“一油一稻”产业更兴旺,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环境美:吴田河生态护岸建成,村庄绿树成荫、河水清澈;风尚美:村民议事中心成为文明实践新阵地,文明新风蔚然成风;治理美:“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完善,村民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生活美:基础设施完善,村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和美生活”。
万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一村一品”建设,以望干中心村为示范,带动更多村庄走上“和美乡村”之路,让“依河望乡愁”成为万安镇的亮丽名片。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