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著名旅游景区,安徽黄山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如何通过党建引领,保护好黄山独一无二的自然生态,不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景区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推动景区发展动力,实现党建质量提升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黄山孜孜以求。
坚持做好“党建+旅游”文章。党建带群建,常态化开展迎客松“亮身份、亮形象、亮服务”党群志愿服务,建设旅游咨询、投诉处置数字化平台,实行“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设置“投诉处置党员维权岗”,为游客提供24小时一站式热线服务;在全省成立首支旅游警察队伍,设立7个“待警点”开展旅游警务;在重要节点设立19个消费维权服务站,建立先行赔付制度,落实“8分钟现场维权”等服务承诺,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无论什么时间在景区出入口、索道上下站、核心景区(景点)等要塞口,游客总能看到一面党旗招展,两三位身着绿马甲、头戴小红帽、胸前党徽闪烁的党员义务志愿者队伍在“指手画脚”,为游客提供路线、景点、天气、餐饮住宿和交通等方面的义务咨询服务。在黄山,凡是游客有困难的地方,就有党员志愿者的身影;凡是有群众需要的时候,就有党员骨干冲锋在前。
坚持做好“党建+保护”文章。在全国景区探索实施“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三全防火”等保护举措,实现41年无森林火灾,保持了生态环境优美。与黄山区协商制定《黄山风景区与黄山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协作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即“1+8”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山上山下协同、周边居民参与的联动保护机制。景区先后获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等众多荣誉,“黄山景点封闭轮休”被列为“中国旅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国家报告”的典型案例。2018年1月,面对历史罕见的极端冬雨灾害,迎客松党委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连续4天3夜坚守作战、铲除冰雪,确保了迎客松等珍贵古树名木安全。
坚持做好“党建+治理”文章。把游客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树牢“以人为本、游客至上”服务宗旨,在全国旅游行业率先推出了综合执法“12348”工作模式,得到了国家文旅部的充分肯定,在旅游行业形成了“联合执法看三亚、综合执法看黄山”的共识。出台《黄山风景区综治组工作职责》,设置“综合治理党员示范岗”,做好片区旅游秩序组织和维护等工作。充分发挥片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法重点打击追客、拉客、强买强卖、欺客骗客等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为游客创造放心满意的旅游市场环境。在旅游高峰期,党员干部每天连续坚守岗位16个小时以上,全力维护秩序、保障安全,嗓子喊哑了,腿站肿了,脸晒蜕皮了,大家毫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