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既是一处举世闻名的风景,更是蕴含一种精神文化的标识,用迎客松来命名党支部,不仅是借名扬名,更是一种以更高目标、更高要求鞭策自我的党建工作精神。”回想工作的艰辛和荣誉的取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迎客松党委代表,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迎客松党委书记程光华感慨地说道。
“双网”融合,创新见实效
迎客松党支部不是传统意义上单位部门内部的支部,它的党员并非隶属同一个单位或部门。应该说,从2017年初建立迎客松党支部,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是黄山风景区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的一个全新实践,它的出现源于景区日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扎实深入。成立伊始就已明确是在景区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遵循“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保护黄山、服务游客,提升管理、共建和谐”的宗旨开展工作。
景区驻山单位多,日常管理方方面面,存在体制不顺、各自管理等情况。从非建制性党支部探索区域联合,做实党建管理和旅游服务,进而推广涵盖到景区基层一线的所有片区和管理经营单位,通过不断总结和提升,于2019年将原综合执法局党总支升格成立迎客松党委,成为景区5个建制性基层党委之一。
通过牢牢抓住“双网融合”的切入点,将党建网格和综治网格并网管理,提出“党建引领”“凝心聚力”的工作方式,发挥迎客松各支部在片区“轴心”作用,鼓励形式多样的迎客松夜校、新课堂、阅读分享活动,在各支部因势利导,请市内专家授课,听党委成员宣讲,让支部活动出彩,基层一线窗口单位普遍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党员牵头、党团联手、党群携手,共同参与开展“岗位能手”“业务能手”“岗位标兵”等群体活动,激发热情,鼓舞干劲,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从1980年开始,景区为迎客松设置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岗位:守松人。根据迎客松的生长状况,量身定做,制定了科学而完善的监测和保护体系。作为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与松相伴,定时测量风速、气温、空气湿度,定时巡查保护,按时检测记录。白天人山人海,夜晚空无一人。胡晓春说:“当皎洁的月光挥洒在迎客松枝头,在我眼中,迎客松已不单单是一棵树,而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一个日夜保护着八百里黄山的守护神。”
“五共”提炼,做好传帮带
迎客松党委现登记的党员有79名,对于160.6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的黄山而言,他们人数不多,但每一人都代表着黄山的形象。
朱荣辉是温泉综治组的执法中队长,1993年从部队退伍后,就来到景区工作。上班在办公室,下班在值班室,有事情随叫随到,被称为“片区最近的110”。经历过多少次帮助游客、现场救援,经历过多少次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朱荣辉已经记不起确切数字。军旅的生涯养成了他军人的作风。执勤的时候,朱荣辉挂一支哨子在脖子上,通过哨声的长短、节奏缓急和音量高低,在人丛中指挥游客排队、购票、乘车,维护现场秩序,因此也被称为“哨子队长”。
景区内一线管理单位有71家,党支部39家,其中经营单位35家,省直驻山单位5家,在山一线党员517人,一线职工3000余人,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这样的体量,注定迎客松党委领导下的每一个党员都肩负着不小的责任。
连续27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连续14年无刑事案件,黄山为游客带来了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玉屏、温泉、松谷、云谷、南大门、天海6个片区支部和1个机关支部,按保护、管理、服务功能划分24个网格党小组,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全新的“迎客松”党建品牌获得了社会赞誉和关注!
2017年9月19日,中央综治委授予黄山风景区“2013-2016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和“长安杯”,成为全国唯一获得“长安杯”殊荣的景区。
用心服务,共筑好口碑
这是一个周末的黄昏,晚霞映红山谷,游客逐渐稀少,一天的忙碌似乎可以画一个句号。然而,天海片的迎客松第六党支部常规的夜巡工作也即将开始。前两天雨下个不停,登山道有些湿滑,片区的几家酒店报告了入住游客情况,特别说明有几位携带相机的游客专为摄影而来,在前台询问日出时间和拍摄地点就走了,有可能会在野外露宿。北海派出所的指导员傅大中记下相貌描述,跟着夜巡队出发了。去年疫情防控以来,景区规定不允许在外搭帐篷露宿。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几人忙着拍摄夜空星轨,傅大中上前搭话,了解到他们想拍风光大片的想法,于是介绍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又从疫情防控的要求说服他们,几经协调,在理想的拍摄点就近安排宾馆入住。
服务好游客,这是迎客松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之一。2020年“十一”长假后,景区园林局防火队员陈云军收到一封从湖北武汉寄出的感谢信。游客熊小姐国庆期间游黄山,在开心地观赏到奇松、怪石、云海等自然景观,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将结束游程的时候不慎遗失了手机。慌乱之中,她向路遇的陈云军求助。陈云军在积极协助调查和报案的同时,急游客之所急,将自己的手机无私地借给游客使用。游客熊小姐在感谢信里说:“我很感动,就这样将自己的手机借给一陌生的游客,这么信任我,这份恩惠,我想我永生难忘!”
黄山之巅,党旗高高飘扬
在《黄山风景区综治组工作职责》实施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牵头引领作用无处不在。设置的“综合治理党员示范岗”“投诉处置党员维权岗”,对片区旅游秩序组织和维护等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汤口镇是黄山的南大门,历来是进出黄山的主要门户。迎客松第五党支部以联合党建的形式,主动协调汤口镇政府,在超市、餐饮、民宿、导游中推行服务与志愿的理念,将“黄山是我家”的内涵体现到微笑服务上。汤口云海楼宾馆的程剑是伤残创业者,他自发推动“轮椅黄山行”系列活动,帮助全国各地的500多位轮椅残友实现登上黄山的梦想。在党建联动的全力支持下,山上山下众多部门出人出力,协助程剑顺利完成“轮椅黄山行”的心愿。
迎客松第三党支部所在的松谷片区位于景区北部和西部,因为地域关系,同黄山区的三口、耿城、焦村三个乡镇直接相连,在日常工作中,与乡镇联动就已成常态:疫情防控对接,地质灾害治理,农家乐规范经营,公路卫生保洁,交通安全检查,区域化党建联动,等等。因为互相的沟通与协调,迎客松党支部的联动无疑为“1+N”结对共建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成效:跨领域、走下山,与周边社区多个领域党支部结对共建,汇聚合力推进生态保护、市场管理、旅游服务、经营发展、脱贫攻坚等,从而将美丽黄山共同体建设落在实处。
在保护中当先锋,在治理中当示范,在服务中当先进,在急难险重中当表率,迎客松党委和党员的艰辛努力,让党旗在黄山之巅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