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六角楼闻铃

2019年05月09日 14:31:32 来源:黄山市黄山区人民政府网

六角楼又名魁星楼,1989年5月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103省道与太黟公路交汇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崔宪参照赴北京参加修建皇宫的太平艺师毕昌带回的图样建筑,八角,名太宇亭。后遭火,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重建为三层六角,俗称“六角楼”。清嘉庆八年(1803)、光绪八年(1882)和民国初年均作维修,1981年10月安徽省文物管理局和太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高23米,琉璃瓦顶,飞檐翘角,依次向上渐高渐收,每层脊六条均饰有麒麟、天狗、鳌鱼、天马等神兽,三层六角均有风铃,楼顶琉璃芦高2米。底座用100多块“黄山红”石砌筑,底面直径7.92米,占地67.3平方米。第一层有四方体花岗岩柱6根,柱与柱间上端有额坊,下端围栏嵌有17块宽96厘米、高76厘米的青石浮雕,其内容从楼门左“四骏图”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雁落苇洲”、“画龙点睛”“松鼠葡萄”、“荷花路鹭”、“有凤来仪”、“喜鹊登梅”、“麻姑采药”、“长命富贵”、“访碧山山人”、“深山问童子”、“松鹤长春”、“牧牛图”等,其中“雁落苇洲” 、“松鼠葡萄”、“喜鹊登梅”各2块。工艺出于初建期青阳艺师汪道科之手,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浮雕石栏与楼主体间形成回廊。楼主体砖砌,外贴饰云水纹砖,细润坚硬。砖墙上沿画有彩色额坊。第一层开圆窗,二、三层长方形窗,回廊外围木质田字纹、工字纹栏杆。顶层藻井彩绘游龙、蝙蝠等,底层绘有“鱼龙变化”、“丹凤朝阳”等6幅水墨画。

六角楼在古代一楼多用:村口亭,和楼后单孔拱桥名锁桥,单条石桥名钥桥共镇锁月湾河风水;风景亭,其形美观,和崔村村口关帝庙、东平王庙、义学、义食、三甲祠、五马坊、四角楼、皇华一品坊形成一组龙式古建筑群,六角楼为龙头,每逢年、节喜庆大典等,悬挂宫灯,红融一片;文昌庙,供奉文昌帝君,每逢阴历二月初四,儒生来焚香参拜,聚会论文;活别亭,此楼位于村口,又在徽池古道上,正是挚友叙阔、亲朋话别的去处。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