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我宣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六月骄阳红似火,百里新安江水碧如蓝。6月4日下午,在新安江畔的歙县坑口中心学校,身着红色马甲的环保志愿者们和当地100多名师生齐聚操场,举起右手郑重宣誓,并签下自己的名字。
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6月4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实践地、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歙县新安江畔,志愿者们走进校园,大手牵小手,通过环保知识宣讲、环保工艺品展示及集体宣誓签名、清拾垃圾等形式,共同开展世界环境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宣传实践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呵护蓝天碧水。
旧纸杯成了传声筒、饮料罐加上酸奶盒就成了小胡琴,活动现场还通过展示制作“变废为宝”手工艺品,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引导青少年主动收集身边的塑料瓶、废纸等废旧物品,经过再次加工制作成各种手工创意作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看到这些不起眼的垃圾变成这么精美的工艺品,我觉得非常的神奇,今后我要学会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坑口中心学校七年级学生方世缘认为。
与此同时,在新安江畔,环保知识进村入户、清理江畔垃圾等活动也悄然展开。志愿者们手拿火钳,三五成群,互相配合,认真清理江岸边的杂物,不放过每一个垃圾。头戴红帽、身着马甲的志愿者们成为新安江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习总书记说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它更清澈更甘甜。”环保志愿者柯倩楠说。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自2012年,皖浙两省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首轮试点以来,历经8年治理保护,如今新安江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制度效益的同步提升,让新安江流域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