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徽州传统髹饰技艺:做漆人磨漆 做人漆磨人

2019年07月01日 16:3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刘鸿鹤 徐雅娜

 

 【解说】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辈们就认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与漆器结缘40载,让徽州传统髹饰技艺“犀皮漆”恢复新生,并重新焕发出活力。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甘而可

  徽州这块漆种类很多的,就是描金彩绘、螺钿、金银平脱、堆漆,以前古代有剔红的,还有那个骨石镶嵌。我做漆器为什么选择犀皮漆呢?最主要是我们徽州有做犀皮漆的这个历史,但是犀皮漆这个工艺,现在逐渐的被人淡忘,处于一种濒临失传的境地。我觉得传承这个技艺和恢复它,并且把它做好,我觉得很有必要。

  【解说】甘而可制作的漆器,是以天然漆为原料,突破传统“犀皮漆”不透明、光泽度不强的局限,创造性的在漆料中加入了金、银、松石、珊瑚等贵重矿物。其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从设计、制作胎骨,到装饰、打磨、抛光,以及最后的细节处理,完成一件漆器作品,往往需要反复打磨数十遍,花费一年多的心血才能使之纹如流彩、面如明镜。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甘而可

  一个漆器的制作,它需要很多道工序的,我们简单的把它概括一下,首先做胎骨,做胎骨(后)经过裱布、刷漆、做漆灰、打磨,通过反复制作,这个胎骨一直到做到满意为止。在做完胎骨的基础上,我们做犀皮漆,做犀皮漆的工序,我们要经过打捻,就是在做完胎骨的基础上,打出一个高低不同的点钻,然后等它干透,层层刷漆,刷色漆,贴金箔等等,等它完全干透,积累到厚度以后,再对它进行打磨、抛光,露出犀皮漆美妙的、灵动的那个纹理,我们抛光的要做到像镜面的效果,就是虚发必见,我们可以从漆面上看见自己的影子。

  【解说】据甘而可介绍,在徽州漆器的制作过程中,“打磨”贯穿始终。说话间,他取出两件漆器作品,取下盒盖,重新合上,只见盖子缓缓下落,与盘底完整契合,用手触摸,衔接处犹如一体,并无凹凸之感,而另外一个非圆形的盒子,不管如何旋转盒盖,待盒盖盖上后,接缝处也是如此。

  【同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甘而可

  漆器制作,它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大部分都是在打磨过程,比如说磨灰、磨漆灰、磨漆、抛光都是在磨,其实看上去是人在磨漆,其实同时漆在磨人,去修炼一个人的那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你怎么去用心,耐心的把一件事情,数年如一日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实我们社会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解说】2011年,甘而可的作品《红金斑犀皮漆大圆盒》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2016年,他制作的《绿金斑犀皮漆天球瓶》和《唐式鹿角砂八棱净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如今,年过花甲的甘而可带了7名学生,传授他们各种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希望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可以摆脱“失传”的危机,继续传承下去。

  刘鸿鹤 徐雅娜 安徽黄山报道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