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嘿哟、嘿哟”,元月5日一大早,中国传统村落鹤城乡樟源里村热闹起来,四个村民从一家农户柴棚里抬出个形似石雕腌肉缸的“大家伙”。路窄担重,举步维艰,得知这是要送进祠堂的宝贝,农闲在家的村民们都赶上前帮忙。
“这是个什么东西?”“可能是水缸哟!”“大概是用来囤红薯藤(猪草)的。”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谁也猜不透这是个啥物什。
“这叫‘太平缸’,以前我们这一带都是木头结构的房子,屋中留一口天井,把这个缸放在天井中,下雨可以蓄水,每逢天干物燥,一旦发生火情,这缸水可就起大作用了。有富裕人家多会配备一杆铜制水枪及时灭火保太平的。”旁边一位老者解释说。说话间,大家肩抬车运,一鼓作气把这个大家伙安全地运进方氏宗祠树德堂,四平八稳地摆在天井下。此“缸”为椭圆形,长100厘米,宽70厘米,高50厘米,采用当地麻石凿成。
“接下来大家再出把力,把置于村口的那块禁碑也抬进祠堂,不然今后遗失再损坏就可惜了。”村民组组长方富根发话了。说干就干,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到村口,把一块弃置路边的禁碑也迎进了祠堂。据初步考证禁碑上的文字,此碑于道光十七年三月立,是一块刻写着禁止砍伐先祖坟莹边荫木等告示的禁碑,因年代久远,许多字迹剥蚀严重,已难以全部辨识。
两件流落在外的文物的回归,让方氏宗祠“树德堂”添色不少。(程亮 盛红兵)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