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端午前后,正是歙县三阳镇上坦村一千多亩高山梯田犁田插秧的季节,泛着银光的层层高山梯田,处处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美景,构成一幅幅唯美的高山田园画卷,成了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名片”。
从高处俯瞰,层层梯田,波光粼粼,从山脚往山腰延伸,高低错落,线条分明,气势磅礴。村落与远山、峡谷、梯田、蓝天也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时下,正是夏种的好时节,当地的农民忙于犁田、拔秧、插秧,忙得不亦乐乎。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欣赏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之美,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伟大,体验浓浓乡愁。
游客朱凯琴:“随着现代化、机械化的普及,传统的手工抛秧、拔秧已经很少见了,所以今天看到比较新奇,让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的时候。”
摄影爱好者柯少平:“生态优美,看到很多农民在田里劳作,相信这个村庄以后会越来越好。”
建村已有400年历史的上坦村,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腹地,平均海拔600多米。由于地处大山,没有平整的田地,智慧的先民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利用山坡建家园,依山势开垦梯田,用于种植水稻,保证自给自足。出于对祖辈开垦出来的高山梯田的敬畏和感恩,这一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上坦村高山梯田不仅是当地百姓的“世代粮仓”,更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也让当地农民原来单一的农业种植有了转变。
村民洪坐果:“前几年一直在浙江那边务工,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就想着回家来搞这个农家乐。”
村民王灶华:“像我们这里的农家乐,在节假日,插秧、割稻子的时候,全部爆满。”
歙县台 凌利兵 郑宏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