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田居艺术公社”用一行行田园诗,将艺术与生活融合。
曾经书声琅琅的一所中学旧址,如今鸟雀欢鸣、稻花飘香,氤氲着乡愁。稻田、民居、徽派建筑如何巧妙地和谐一体?田居艺术公社:抽取徽派黑白色彩与马头墙线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将景观与居住融合,简约而不简单,位于田园而不失时尚,融于乡村而不损格局。
休宁县渭桥乡,一片36亩的土地上,渭桥中学旧址,从2016年初见,到2020年呈现,程正茂正以“田居艺术公社”为笔,将一行行田园诗挥写在田里、溪边、树上、花丛、舍间。他是地道的徽州人,谙熟本土文化,深耕文旅项目多年,田居是其氤氲的梦。
8月7日,田居旁的稻田里,仿木板铺就的栈道蜿蜒曲折,微风吹,稻浪起伏,如碧波荡漾,白鹇、蜻蜓、豆娘飞来飞去,鸟雀在林间欢鸣。“春天种油菜,夏天种水稻,季节不同,客人能看到不同的田园风光。我们用稻草扎凳子、椅子,坐在稻田里,喝红酒、吃牛排,多么美妙。我们还会放养泥鳅、鱼儿,让小朋友抓,感受野趣,并开展农耕文化研学体验活动,比如割稻子、打稻谷等。”田居工作人员边说边来到一处草亭前,其下是一方水塘,水光潋滟,岸边绿竹猗猗,“亭子里摆上草垫和矮桌,客人可以品茗小憩。”
稻田一侧,紫溪河潺缓流淌,两岸树木蓊郁,一处码头初具模样。“我们在河里放几只小船,客人泛舟、垂钓、喝茶、聊天,又是一番闲趣。”指着稻田四周的菜园,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种了红豆、绿豆、黄豆、花生、小番茄、黄瓜、辣椒、高粱等,客人能体验采摘之乐,还可自己下厨烹制。
站在稻田里打量,田居的房子依然是徽派建筑色调,但线条简洁、分明,呈极简风,在蓝天里延伸。据悉,基于对建筑在地性的充分考量,设计竟42稿,终源于吴冠中的江南人家山水画,抽取徽派黑白色彩与马头墙线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将景观与居住融合,简约而不简单,位于田园而不失时尚,融于乡村而不损格局。徜徉田居的建筑艺术中,格栅门、老木门、老石板以及红麻石砌成的围墙比比皆是。“项目建设用材坚持本土在地,植物也一样。我们四处寻找,要达到这棵树就该长在这里,而且有年代感的效果。如造型野性十足的鸡爪梨、50多年的小叶榆树、70多年的槐树和朴树等,绿篱就用徽州乡村常用的红花木槿。水系也力求原生态,以河里的卵石和河沙铺底,斜坡收口,不做硬化,一条简简单单的小溪。小桥是毛石基础,老石板跨河而搭,乡土而自然。毛石挡墙错缝而建,虽费时费工,成本加大,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工作人员娓娓道来。
客房中,床头摆着《月亮与六便士》,藤椅旁的茶几上是一株水生植物。窗外,凌霄花在围墙上绽放,鸟雀在长条木桌上蹦蹦跳跳,田园的翠绿尽收眼底,一棵银杏树在不远处静立。度假酒店里,工人们正安装玻璃幕墙,全日制餐厅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袅娜走来,“客人随到随吃,我们调节灯光、摆设,中餐厅、酒吧、咖啡吧、茶室随意切换,外面还营造水系,别具一格。”
除对自然的亲近、对田居生活的渴望外,更应表达对人生的态度,那就是艺术与生活融合。程正茂这样阐释田居。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