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位于休宁经开区的黄山东安新能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公司项目土地由该区原先的20亩存量土地置换盘活而来。公司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自投产以来运行良好,目标年产值1.5亿元,税收1000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休宁经开区以休宁县“开发区改革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用真招、出重拳,强整治、狠落实,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助推“五未”土地处置,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土地要素保障。
休宁经开区对照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数据,利用项目征地、批地、供地资料等要件,对全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类型、成因、现状进行全面调摸,形成清单,找出难点问题和共性问题,建立“一地一册”“一企一策”工作台账,并督促职能部门有效落实到位。对区内闲置厂房和闲置土地,采取先入为主、优中选优、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的盘活利用策略,逐步推进。
近三年来,清退孵化器内低效企业4家、厂房8000平方米,引入艺桐灯饰及昌维五金技改项目2家,盘活置换胜宇光伏等存量土地480亩,同时加快处置中显、紫光机器人等260亩低效地块。
休宁经开区还先后印发《休宁县县城规划区内工业项目投资强度、税收实绩指导标准(试行)》《休宁县工业项目“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试行)》《休宁经济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积极推行“标准地改革”和“亩产效益”评价,坚持“亩产论英雄”,对新上投资项目全面实行“标准地”模式,坚决严格落实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违约责任,从源头上防范新的低效用地产生。全面落实招商引资项目预审机制,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确保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足用好、用出最大效益。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