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正值暑期,在歙县新溪口乡综合文化站大院,文化志愿者们正带着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做游戏。
歙县自2014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首批12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单位以来,围绕“建”“管”“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向村级延伸,并不断探索文化设施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打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近年来,歙县投入150余万元升级改造50个农村文化特色广场,投入85万余元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投入256万余元为全县行政村配送了数码电视、电脑、科普文化宣传户外显示屏、科技培训功放音响等设备,实现村级文化信息共享设备全覆盖。同时,歙县建成7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59个农家书屋,189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39个农村体育广场,10个社区室内健身设施和健身广场,2个露天游泳池和1个全民综合健身馆,极大地改善了基层文化娱乐活动的条件,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基层群众参与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不断提升。
歙县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好“文化中心”作用,发掘地方特色文化,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节日节点上,该县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成功打造出雄村镇雄村村的跳钟馗、三阳镇叶村的叠罗汉、溪头镇汪满田村的嬉鱼灯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品牌文化。通过“民俗文化节”“非遗夜市”“品味歙县·自在乡村”和“江南秋禧节”等活动,选调非遗民俗队伍展演,展示歙县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成果,在丰富广大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激发了农村发展后劲。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