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当前,黄山区司法局主动抢抓融入杭州都市圈机遇,紧紧围绕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群众实际需要,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平台建设功能定位,进一步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对黄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办事项目、大厅环境、设施设备进行拓展和优化,初步建立配置均衡、功能完备的区级法律服务平台。
整合服务资源,提升窗口功能。整合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新拓展后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包含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远程探视、公证服务、法治宣传、行政复议、行政执法 投诉举报等窗口,具备提供综合服务、统筹调配资源、对乡镇和村(居)平台运行进行指导监管方面等全方位职能,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理公共法律服务“所有事”。
融合平台功能,优化服务模式。在推广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皖事通”的基础上,继续提供原有的8500177热线,在线解答本地群众法律咨询解答,为群众提供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咨询建议,同时承接网络平台、热线平台转来的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进行线下办理,实现了“三台融合”,形成了一厅(法律服务大厅)、一线(热线)、一网(法律服务网)的服务模式。
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办事流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11项具体业务办理流程进行优化,依法简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材料、缩短办事时限,增强群众获得感。对疫情防控一线的军人、医务人员、人民警察、志愿者等重点群体的法律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三优”服务。同时,开通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法律服务,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当天指派。
下一步,黄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以服务民生、保障权益为宗旨,积极提升完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专业性、便利性。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基础,构建黄山区公共法律“服务圈”,不断缩小法律与生活距离,解决区域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努力推动区域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