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构成素和重要基石,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歙县郑村镇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其发展的基层治理模式。
在郑村镇4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105名网格员活跃在下辖的5个村庄各个角落。103个前端监控点实现了村镇主要出入口、道路路口及公共场所的全覆盖,“平安乡村”与“雪亮工程”如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守护着郑村稳健发展。该镇运用网格管理和“天眼”监控,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通过智慧化、精细化操作使基层治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智慧管理的排头兵——利用“科技+网格”,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网格落实。如今这样的“三联防”模式,已成为郑村镇日常治理的常态。“上芳村刘家路口有外地车辆驶入,请网格员核查情况。”这是守候在监控平台的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刚刚发来的指令。在路口驻守的网格员收到信息后,立马拦下了该车辆,了解并向司机说明情况后,及时劝返了车辆。疫情期间该地各村庄、小区实行了封闭管理,所有网格员24小时坚守路口及流动巡查,劝返车辆4000余次,劝散扎堆聚集约8000人次,保障了群众的安全。
“经一路已浸水,马上封路,请车辆绕行!潭渡村丰乐河沿线河水已上岸,请群众注意安全并做好转移准备。”清晨6点,综治中心发出紧急讯息。7月7日,歙县遭遇了50年一遇的洪水,从凌晨起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密切关注该镇各点汛情,及时发布提醒。网格员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及时转移群众200余人,减少了村民财产损失,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精细管理的守门员——激活“网格员+‘社会细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郑村镇上下全力投入创城工作中,所有街道、巷弄以及每条路上每只垃圾桶都明确了管理负责人。乡间道路上看不见一片垃圾,乡风文明、环境整洁是这些年来群众切身感受到的变化。“创城工作虽然繁杂辛苦,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大家纷纷通过主动参与坏境整治来支持这项工作。”郑村村党总支书记感慨道。
9月初,网格员汪某接到群众反应,经一路云起路段绿化带里突然出现很大一堆泥土,非常影响坏境美观。经过周边多次走访询问并没找到倾倒者。随后,镇综治中心人员通过监控平台的“天眼”快速锁定并找到了相关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当事人整改,保障了郑村这个省级文明乡镇“颜值”持续在线。
窥一斑而知全豹,观一隅而知全局。不论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是7.7洪灾抑或文明城市创建,任何一件工作都是对郑村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面对每一次大考,镇村干部反应迅速,处理步骤科学有序,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基层治理的高分“答卷”。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