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位于阳湖镇东南部,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区域常住人口513户,1656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71人,村民代表46人。
近年来,兖溪村探索建立“一二三四”红色乡村治理工作模式,破解“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的难题,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2019年,该村通过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获得屯溪区农村清洁行动村干部擂台比武“擂主村”称号。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村域范围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
建强一个“轴心”,激发乡村治理红色动能
兖溪村以村党总支为轴心,党员为齿轮,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主导作用。2019年启动实施了“四员一长争五星”活动,即:发动党员、网格员、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及村民组长,围绕村级服务建设、村庄清洁行动等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争做星级党员、星级网格员、星级指导员、星级联络员及星级村民组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行“五亮”行动,鼓励党员亮出身份、亮出职责、亮出承诺、亮出标准、亮出实绩,将全村71名党员划分党员责任区,在党员分组联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党建+单元”的组织体系架构。两年来,以村庄道路、民房庭院、山塘水沟以及河道河流等区域为重点,村党总支组织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和村民文明素质提升等行动50余次,71名党员全员参加,并带动420余名群众踊跃参与,掀起了一阵阵村庄清洁行动热潮,唱响党组织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大合唱”,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强化“两网”融合,激活乡村治理红色细胞
兖溪村强化村网格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加快推进党建网格、治理网格“双网融合”。2018年启动实施了“镇驻村领导包村,村干部、网格员包组,党员、村民小组长包户”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按照每个网格220人至250人的标准,将7个自然村调整设置为7个综合治理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1名,网格员1名。2020年初,按照“双网”融合要求,成立山下、花园和上河3个网格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设书记1名,实现党支部对综合治理网格全覆盖。同时,进一步明确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长、网格员和村民小组长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网格长、网格员考核办法。定期召开网格工作例会,分析讲评网格工作开展情况,按照服务件数、网格事项办结率、群众知晓率、办结质量和效果等进行月度测评。对连续两个月考核末位的网格党支部进行提醒谈话;对连续三个月考核末位的,取消年度星级评优资格。2019年以来,村综治中心上报公共安全、矛盾纠纷类事件132条,办结132条,办结率100%。
完善“三项支撑”,铸牢乡村治理红色之魂
在强化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兖溪村注重发挥村民作用、营造法治氛围、运用智慧手段支撑乡村治理,有效形成多元共治、依法治理、科技支撑的局面。
一是村民自治支撑。2019年,兖溪村对村规民约各项内容逐一细化、确定分值,制定《村规民约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按照每户村民基础分100分,设加分项和减分项的方式,以户为单位建立村民积分管理评分档案。村道德评议会成员每季度开展一次评比,采取现场查看、周边走访和会议讨论方式逐户打分,并张榜公布评比结果,对超过100分的插红旗,对低于100分的贴黄牌。同时,制定了《村规民约积分兑换细则》,村民可根据对应积分兑换相应物品,年终按综合排名对前十名进行表彰奖励。通过积分管理制度的执行,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村里中心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形成以遵守村规民约为荣、违反村规民约为耻的浓厚氛围。
二是法治建设支撑。坚持法治先行,让法治宣传走到群众身边,融入群众生活,使群众真正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感受到法治的力量。结合昱城公益周普法日活动,积极开展“送法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田间地头”活动,为村民发放《宪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兵役法》《国防法》等法治宣传材料,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累计组织普法宣传活动32次,现场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780份,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逐步形成。
三是智慧治理支撑。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能力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累计投入近20余万元,完成“雪亮工程”和“昱安乡村”建设,高标准建成村级标准化综治中心,实现了“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三大平台合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进入“智能时代”。目前,全村已设置探头26个,包括“雪亮工程”8个,“昱安乡村”18个,全部为高清探头,实现了“重点部位、重要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建成了区-镇-村三级视频指挥调度系统,一旦发生矛盾纠纷,网格员、村“两委”可以及时介入处置,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传输图文、声像信息向上级报告,为各级指挥中心远程指挥调度提供依据。“以前大事小事找警察,分散了很多警力资源,现在小事杂事找网格员”,既提升了办事效率,也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实施“四大工程”,强健乡村治理红色体魄
乡村治理关键是要落到实处。结合兖溪村的特点和村民的需求,该村推进“四大工程”,全方位调动村域各方面力量参与治理工作,发展村集体经济。
一是实施村企共建共治工程。结合九龙低碳经济园区帅鑫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在村域的实际,成立村企党建联盟,打造“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的村企共建新模式,形成村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经济共荣、发展共进”的发展合力。村企双方党组织通过阵地联建、班子联促、队伍联抓、工作联动、业绩联创等措施,逐步实现村企间的资源共享,报团式发展。2019年来,园区为兖溪村解决就业300余人,捐赠物资10余万元;兖溪村为园区企业提供治安巡逻、疫情防控、招工宣传等各类服务80余次。
二是实施“文明村风”塑造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结合道德讲堂、文化宣讲、送学上门、社区协商治理等多种方式,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活动37次,讲好屯溪故事、阳湖故事。组织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兖溪好人评选”等活动,选出“最美庭院”14户,好儿媳朱美兰、好女儿陈的秋、好丈夫聂如泉、好爸爸邓顺恒等一大批身边模范。村民自己选模范、主动学模范,在全村营造出“向榜样看齐、向不良乡风说不”的良好氛围。
三是实施矛盾纠纷联调工程。与辖区派出所、镇司法所等部门联动,主动化解群众各类诉求和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镇)。投入资金近10万元,打造“解忧聊吧”和警务工作室,通过会谈聊天等方式,让村民说出心里的想法,村里派人全程倾听记录,能立即办的马上安排人去落实,不能立即办的村“两委”集中研究处理。2019年以来,村里发生矛盾纠纷132起,全部予以化解。其中通过“解忧聊吧”接待村民近110余人次,依法化解矛盾纠纷26起。
四是实施村级经济发展工程。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组织村“两委”成员到周边集体经济发展成效较好的村参观学习,并多次开展经济发展大讨论,集思广益,理清思路。将闲置楼宇打包对外招租,成功招商艾米利亚等多家企业入驻。同时,采取土地流转的方式整合土地资源,继续发展壮大苗圃基地、大棚蔬菜等产业,现已完成土地流转350余亩,为村集体经济的后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红色之翼。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