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屯溪区屯光镇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东大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域内拥有花山谜窟、“程朱阙里”历史文化馆、孙王阁遗址、新安江滨水旅游景区等丰富的自然风貌和灿烂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屯光镇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扩投资、调结构、惠民生,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跻身全市重点镇。古人说,“要想富,先修路”。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铁路大动脉的支持,铁路不仅方便人民出行,有力的推动经济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且不断扩大视野,增加发展机会和效果,因此铁路交通安全不容小觑。
屯光镇铁路沿线涉及云村、社屋前、湖边、上草市、下草市、篁墩6个村居,镇域铁路线长达10公里,铁路沿线有6个村居民小区,铁路途经处有6处行人行车过道、5处行人便道,铁路沿线常住人口达14480余人,五残人员60人,铁路护路工作难度不言而喻。一直以来,屯光镇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战略发展高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铁路护路工作的领导,加强“五化”治理 ,打造“平安铁路”,确保了全镇境内铁道线的安全畅通。
强化队伍建设
实现治理组织网格化
及时调整了铁路护路队伍建设。镇政府将屯光派出所、黄山站工务段和沿线6个村(社区)纳入屯光镇铁路护路联防领导小组,黄山站工务段与屯光镇政府、村(社区)签定了联动联防工作机制责任书,形成了黄山站工务段、镇政府和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网格化管理,建立落实工作例会、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
完善铁路沿线“网格化”工作机制。按照铁路沿线村居民小区数量和规模,将沿线6个行政村(社区)科学划分为11个网格并配备11名专兼职铁路护路网格员。屯光镇结合辖区护路任务,制定了沿线护路巡防示意图,明确了责任区段,组建了屯光镇护路联防队1支16人、村(社区)护路联防队6支30人,明确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护路责任人,制定沿线护路工作要求,确定镇每周巡线一次,村(社区)每天巡线一次的工作方法。形成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铁路护路网格化管理格局。
创新工作模式
实现治理机制多元化
强化科技管控工作机制的落实。科技护格,全面提升“网格化”管理的科技含量。近年来,结合屯溪区“雪亮工程”工作契机,在铁路沿线安装了11个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全部接入“110”指挥平台和屯溪区网格指挥中心,实现了公安分局、派出所、护路办、铁路部门四方联合的全天候、无缝隙、无空挡“电子”护路、科技护格,使屯光镇的铁路“网格化”建设由传统人防模式迅速转变人防技防相结合管控模式。
屯光镇护路联防领导组还将护路网格纳入社会治理“大网格”管理范畴,为铁路沿线11名网格员免费配备了4G智能手机,将网格内重大矛盾纠纷、事故隐患的发现、上报、处置等环节及时上传到网格中心平台,按照隐患纠纷的大小、轻重和缓急,分级别、分类型、分时限的纳入化解轨道,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突出党建引导
实现治理工作一体化
铁路沿线村(社区)明确党组织在铁路护路工作中的权责和工作方式,确保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对铁路护路的重大问题、大政方针进行学习,将铁路护路工作纳入基层党支部会议进行研究落实。镇政府、村(社区)同时挑选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的“四心”党员建立了7支“对党忠诚、护路有方”的铁路护路“党员先锋岗”队伍,在元旦、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假期,重要会议、春运等重要时段,联合铁路公安和沿线护路队员(网格员),采取警民联动、点对点的密集守护,加强巡查巡防。
明确职责分工
实现措施落实责任化
屯光镇铁路沿线专项整治运用了“六步”工作法,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规范高效,深入排查铁路沿线施工现场、违章建筑、养殖种植户、废旧物品收购站点、警示牌、护栏安全等安全隐患问题全面整治。第一步,成立铁路沿线专项整治工作组,部署动员。由镇政法委员张宝杰牵头,铁路派出所、铁路工务段进行业务指导,镇执法中队负责执行,召开工作部署会、分别召开任务分解座谈会。第二步,摸底清数,列出清单。工作组对铁路沿线视线范围内的整治目标进行摸底,形成清单。第三步,执法中队依法查处铁路沿线违章搭建、违章种地行为。第四步,镇政府组织村(社区)干部对当事人开展动员工作,动员当事人配合执法工作。第五步,镇政府组织包村干部、社区干部、执法中队和业主现场办公,确定最后自拆自除时限,做好自拆自除补助现场勘验。第六步,自拆自除时限过后,工作组对尚未整改或整改不彻底部分进行兜底整改。
今年以来,专项整治共拆除3处违章搭建,7处私自开荒种地,3处物品乱堆乱放,新建铁路沿线钢网防护栏300米,共花费4万余元。专项整治只是过程,绿化好和管理好铁路沿线才是目的。按照上级的要求,整治之后,屯光镇以“八无四有”为目标,即无杂乱搭盖,无破弃建筑物,无乱堆物料,无垃圾渣土,无黄土裸露,无破旧广告,无水体漂浮物,无不协调房屋,有绿色廊道,有山清水净,有田园风光,有风貌建筑;红线外侧1000米可视范围沿线建筑物和村庄、农田林网、道路网、河湖水系网充分治理,打造整洁美观、富有徽州地域特色的铁路景观沿线。
整合多方优势
实现资源保障整体化
按照“路地结合、警民结合、专群结合”的原则,在联防联控、联勤联动上下功夫,统筹资源力量,密切协作配合,巩固和完善了铁路沿线治安防控体系。
整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将沿线派出所巡防民警、联防队员、村镇平安志愿户等地方巡防力量进行整合,加强巡逻。今年以“防疫情,保平安,共建平安铁路”为目标,在辖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安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竖立铁路安全警示牌32块,开展危害铁路安全有奖举报机制的推广活动。
突出重点整治,严厉排查打击涉路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破坏、拆盗铁路设施、损坏路基的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警示教育损坏路基2人,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坚持管控结合。从“站”延伸至“线”,深化铁路沿线治安管控,逐级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警情实时互通、矛盾纠纷化解、治安联合整治和联合宣传发动等协作机制,做到了日常联勤、应急联动、重点联控。
健全应急机制。强化对突发性、群体性涉路矛盾纠纷的应急反应和管控处置,完善了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分级管控、全程跟踪、合力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涉路矛盾激化和事件升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实践证明,近一年勤勤恳恳的工作是实现平安铁路的重要保障,是提升护路效能的重要举措,是促进铁路沿线稳定发展的有力推手,切实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