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市委政法委助力脱贫攻坚 歙县雁洲美丽蝶变展新颜

2021年01月13日 09:12:23 来源:黄山长安网

  歙县街口镇雁洲村曾是交通极为不便、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匮乏的深度贫困村。2017年5月1日,市委政法委副县级干部胡炜同志被派驻到雁洲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此后,市委政法委与街口镇党委政府、雁洲村两委班子开启了同经风雨、并肩作战的戮力前行。特别是作为帮扶联系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群同志始终高度重视雁洲村脱贫攻坚工作,带领市委政法委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省、市委系列决策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以最强的责任感、最实的工作举措,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助力雁洲村旧貌换新颜,经历风雨实现美丽蝶变。

微信图片_20210112114552.jpg

 

微信图片_20210112114606.jpg

  近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及平台对蝶变后的歙县雁洲村进行了报道。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美丽蝶变新雁洲,看一看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安徽歙县:美丽蝶变新雁洲
  街源河水穿村而过,碧波荡漾,偶尔掠过水面的白鹭姿态轻盈,两岸一排排民居错落有致,环绕村庄的绵绵群山云雾缭绕……
微信图片_20210112114613.jpg
  1月7日,街源河畔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街口镇雁洲村寒风凛冽、雪花飘扬,但在村口的法治文化公园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扫尾景象,新修砌的石头堤坝上,“皖南阿坝、奋进雁洲”八个红色大字十分显眼。
微信图片_20210112114621.jpg
  “这里原本是一片滩涂地,乱堆乱放比较严重,我们现在把它打造成法治文化广场,既美化了村水口的环境,又为群众学法提供了便利。”街口镇雁洲村村委会主任胡在中介绍,作为村里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的重点项目之一,法治文化公园前后累计投资150万元,如今整体工程已经结束,正在进行绿化等后期配套建设,为雁洲村增添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随着生活污水处理、旅游公厕建设、安全饮水工程、村庄绿化亮化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相继完工,村容村貌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雁洲村大街小巷,闲置砖头摆成了花墙,毛竹篱笆编出了各种花样,废弃瓶罐变成了植绿花盆。这些变废为宝、变破烂为神奇的设计,使雁洲村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微信图片_20210112114631.jpg
  除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雁洲村还注重“微改造”,整治清理村内无功能建筑,拆除旱厕40多个,“变废为宝”“治乱换景”,一个个意味深远又极具当地特色的景观小节点,串点成线连面,犹如一颗颗宝石点缀在静谧的村庄内。
  然而,曾经的雁洲村村居环境一度脏乱差:厕所都是旱厕,臭气熏天,村里随处可见瓦砾和鸡圈,垃圾遍地。“微景观从环境整治入手,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很多事关村民生活的老旧难问题得到了改观,推动了村民对房前屋后的卫生整治,扮靓了村庄环境。”街口镇雁洲村联村镇干蔡一鸣介绍,这些“微景观”建设工期短、用地少、投资小,还能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村民喜闻乐见。
  旖旎风光,往往与水结缘。冬日的阳光下,站在雁洲村村口,只见连绵群山怀抱波光粼粼的水面,青瓦白墙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原生态美景。因在地势地貌上夹山带水,雁洲村素有“皖南阿坝”的美誉。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优势,勤劳的雁洲人民,在做好传统茶叶、果园规模化、科技化、有机化的同时,打造休闲长廊、农庄、步道等,不仅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更是刷新了人们的想象。
  “随着黄千高速和新安江大桥建设的稳步推进,雁洲村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将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结合起来,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街口镇雁洲村村委会主任胡在中表示。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