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2020年,黄山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守正创新、丰富载体、突出实效,为推进法治黄山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七五”普法收官之年,黄山市普法依法治理十件大事。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黄山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第三次会议,对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部署。举办全市法治建设能力培训班,邀请专家分别就《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法治督察工作》等课题进行授课。
高质量开展全市“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20年6月至10月,黄山市全面完成对各区县、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直单位“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认真总结全市“七五”普法工作经验成果,制作“七五”普法专题片,编印普法工作纪实画册,《砥砺奋进普法路 法治黄山谱新篇—黄山市“七五”普法工作综述》被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安徽司法微信公众号等多家省级媒体报道。12月17日,黄山市圆满通过省“七五”普法终期评估实地验收。
“宪法宣传周”“江淮普法行”活动精彩纷呈
7月22日举行2020年黄山市暨休宁县“江淮普法行”启动仪式。黄山市围绕“加强全民普法 促进全面小康”活动主题,重点组织开展了“十二项”活动。期间,黄山日报、黄山电视台刊(播)发宪法宣传公益广告,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11月30日至12月6日,全市开展2020年“宪法宣传周”活动,重点举行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7个主题活动。期间,利用黄山日报、黄山市电视台、黄山公交法治专线等载体刊播宪法公益广告;黄山移动、联通、电信向手机用户推送宪法宣传短信9万余条;命名7个单位为第三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组织开展全市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文学类作品74件、文艺类作品24件,评出文学、文艺类优秀作品12件。
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十个一”活动交出靓丽成绩单
“七五”普法收官之年,黄山市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年工作重点,卓有成效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十个一”活动,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2020年在全市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十个一”活动,即征集一个黄山普法形象标识和卡通形象、创立一个特色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创作)基地、命名一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升级打造一条公交法治专线、开展一次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及评选活动、提升完善一个市级法治文化广场、举办一次法治故事、漫画、微视频征集创作及分享活动、举办一次全市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开展一次黄山市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打造一个“法律进景区”法治文化品牌,着力提升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成效。
姚顺武、叶建德获评2020年度全省“十大法治人物”
在省委依法治省办、省法宣办、省司法厅开展的安徽省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及“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中,黄山市的姚顺武、叶建德两人获评2020年度全省“十大法治人物”。
姚顺武现任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2018年,他被选为安徽省的代表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基层工作者,姚顺武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努力维护良好社会环境。两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200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基层。
叶建德是目前我省市场监管系统年龄最大、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执法支队长。他秉承执法办案是手段,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维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是根本的宗旨,查办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暨“送法下乡助春耕”活动助力平安黄山建设
按照省法宣办统一部署,黄山市组织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大力做好疫情防控法律知识宣传解读。同时,利用春耕采茶季节点,在全市组织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暨“送法下乡助春耕”活动,共举行专题宣传271场次,广泛宣传涉农防疫法律法规,取得良好效果。全市依托新媒体开展“防疫”普法宣传,通过普法网站、普法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累计发布疫情防控普法宣传信息1155篇,疫情防控以案释法典型案例273篇。黄山市司法局、黄山市法宣办制作的法治动漫《不可动“谣”》获省第六届“法润江淮 共筑美丽安徽”法治动漫类三等奖。
“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实现全覆盖双达标
黄山市积极落实“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全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6563人、法治带头人907人,完成了2020年度培养目标,做到全覆盖双达标。2020年5月—7月,在全市开展“法律明白人”普法巡讲活动133场,重点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等七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普法志愿者和广大群众的法治素养。
广泛深入开展民法典集中宣讲
落实《黄山市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全市各地各单位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强化民法典学习。6月23日,市政府举办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听取《民法典实施对依法行政的影响与应对》的专题报告。7月27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听取《认真贯彻实施民法典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讲座。市“七五”普法讲师团以及新成立的市律师民法典志愿宣讲团成员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举办《民法典》讲座80余场。
徽州税文化博物馆获评第二批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
徽州税文化博物馆被国家税务总局、司法部联合授予“第二批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11月12日,在徽州税文化博物馆举行“第二批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徽州税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税务史和中国博物馆史上第一座税文化博物馆,馆藏的1万6千余件藏品是徽州文化和税收文化难得的瑰宝。
黄山区政府“法治乡村建设”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黄山区立足“五治”融合抓好法治乡村建设。一是政治高站位。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法治乡村建设领导组,明确“十六个一”创建内容 。建立区领导月调度工作机制。二是自治建家园。以建设一个好支部为抓手,加强村居“两委”干部选拔监督;对村级管理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推行村规民约积分制试点,搭建“村民说事”平台。三是法治促和谐。建立“两室两员”(公共法律服务室、人民调解室,法律顾问员、人民调解员)法治乡村建设模式;开展“五个一”活动(构建一张治安防范网络、建设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培育一批“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每户赠送一本宪法文本、每年开展一次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四是德治淳民风。建立“一评两立三化”乡风文明引导机制:开展平安家庭示范户评选,每村建立一张好人榜,每户建立一条家规家训,扎实推进美丽乡村规范化国家级试点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五是智治强治理。引入“腾讯为村”平台,打通“智慧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三朵云”(云广播、云监控、云家园)平台,拓展乡村治理“管控面”;推进“智慧社区”试点,拓展集成治理“联动面”。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