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黟县渔亭镇精心织就校园“安全网”促平安

2021年03月02日 09:10:05 来源:黟县政法委

  黟县渔亭镇位于黟县南大门,现有在校学生500余人。近些年来,为有效保障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巩固和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该镇扎实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着力解决突出安全问题,全面强化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校园自身安全防范能力、校园周边治安防控能力、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切实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有力维护了校园长期安全稳定,实现了连续多年校园安全“零事故”。

  一是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每学期开学前后,镇综治工作中心组织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对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及校园周边开展全面的安全大检查,逐一梳理检查校园内部安全防范情况、校园周边治安状况等,重点排查食堂卫生、管制刀具、违规校车等师生密切关注、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及时发现突出的治安问题。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整治,落实责任人,并限期整改和解决。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镇党委、政府协调解决。据统计,2018年以来,共排除各类安全隐患10余个。学校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合格率、校园及周边视频监控配备率、报警装置配备率全面提升。

  二是强化校园周边重点人员排查管控。镇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深入校园、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摸排,及时发现与学校是否有矛盾纠纷的人员,同时,对校园周边其他各类重点人,特别是对社会不满、有可能挺而走险报复社会的,进行全面梳理、滚动排查,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村(社区)落实稳控措施。针对春季精神疾病高发的特点, 重点发现肇事肇祸及有潜在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特别是在学校周边的,掌握其基本情况和现实状况,公安、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根据病人症状及对家庭、社会的影响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并据此分别采取强制送院治疗、卫生部门定期随访随诊等措施,确保服务、管控工作到位。统计显示,该镇近年来,将有潜在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送专门医院治疗达5人次。

  三是强化治安防控网络建设。不断加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上放学等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注重警力资源整合,科学调整勤务部署,上学放学时段在校园门口及周边的见警率达100%。坚持依靠群众的方针,积极发挥村(居)委会及学校保卫部门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校园周边安全防范工作。针对农村学校实际,落实镇、村、校园共同负责制,学校教职工、村治调会、治安积极分子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校园安全防范。在校内组建了由校保安、教职工组成的护校队,坚持执行校主要领导带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在校外组建了一支由以公安部门为主,综合执法队、村治调会、治安积极分子协同的护校队伍。

  四是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围绕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广泛开展以防交通事故、防地震灾害、防火灾、防溺水、防侵害等为重点内容的安全教育,坚持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新生入学安全课、日常安全教育课、假前安全教育课。狠抓法治教育,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深化“法律进校园”活动,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该镇在开展校园安全、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每学年还积极组织县消防、应急等专业部门来指导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五是强化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校园及周边环境状况,定期检查评估安全防范效果。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定期联合检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状况,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和落实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完善门卫、值班守卫力量建设;另一方面督促学校落实好防火灾、防爆炸、 防食物中毒、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方面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校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