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当“平安”携手“秀美”,一个新顶流IP诞生了

2023年05月09日 12:00:00 来源:黄山新闻网 作者:黄山市委政法委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近日,中央电视台2022—2023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盛大发布,黄山市入选“中国十大秀美城市”,为安徽唯一入选城市。

  无独有偶,不久前,2022年度安徽省平安建设考核评价结果公布,黄山市获评全省优秀市;2022年度安徽省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公布,黄山市已连续9年位居全省前列。此前,黄山市已连续20年获评全国平安综治优秀市,3次捧得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是安徽省目前唯一连续3次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捷报频传,看似不相干的喜悦背后,实则贯穿着一条众望所归的清晰逻辑——秀美黄山、平安伴随。平安,不仅仅是人们点赞秀美黄山的重要“风向标”,更是秀美黄山的最好“护身符”、最亮底色,并赋予了秀美黄山新的内涵风采!

  01

  秀美,是一幅“良法善治、活力有序”的“法治图”

  秀美之城,立于规矩、成于活力。黄山自古受徽文化影响,徽人讲礼仪、徽商重诚信,形成了崇德尚法的社会风气。

  前不久揭晓的2022年度安徽省十大法治事件中,黄山市“小快灵”立法名列其中。近年来,黄山市发挥地方立法优势,聚焦文化、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从小切口入手,制定了《歙县徽州古城保护条例》等13部地方性法规,用法律“药方”诊治松林病患、用法律“巧匠”修缮受损古建、用法律“红线”规范景区开发,展现了黄山以良法促善治的生动实践。

  2022年9月开学季,“书记+五长”(政法委书记,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部门负责人)进校园,在黄山市各大中小学揭开序幕,此后开展以消防等为主题的系列普法教育,给孩子们撑起“保护伞”、种下“法治苗”。

  前不久,黄山市委政法委印发《黄山市政法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从依法打击、平等保护、服务保障、绿色发展四个方面明确法治护航发展的“路径图”。

  黄山市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上,徽州区和歙县企业加起来占比近一半。去年,歙县在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安徽省首家实体运行的法治服务综合体——法治护航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法服务。徽州区建立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345”模式,高效处置了一批“僵尸”企业,受到多方“点赞”。

  作为全国率先实施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旅游综合执法)改革的试点单位,黄山风景区在全国率先将8个部门88项行政处罚权归口到一个平台受理,整合为一支队伍执法,“依法治山、依法治旅”成效明显,今年2月黄山风景区综合执法局获评“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

  优美的山水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黄山市检察系统探索完善“检察长+林长制”“检察长+河长制”模式,每年办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近百件,并建立“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多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秀美,从来不是简单的徒有其表,更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相由心生”。法治建设就是其中“四梁八柱”的重要部分,支撑起一个地方公信力、诚信度和营商环境,助推着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黄山市法治营商环境位居全省第一。

  刚刚过去的五一,根据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奇创旅游集团发布的《2023五一假期出游盘点报告》,黄山市入选十大热门周边旅游目的地城市。

       02

  秀美,是一首“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正气歌”

  秀美之城,藏于山水、显于人文、守于正气。秀美不是简单的水到渠成,从来不会因自然馈赠、先贤传承就能“躺赢”,必须展现群防群治的“浩然气”,积力之举、用心守护。

  2022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其实,他们2人还有着一个共同身份——黄山“迎客松义警”,作为全市多个平安志愿者队伍中的一支,目前已达8000余人,去年参与处理网格事件40余万件,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12月13日,“天地正气,大爱黄山”见义勇为主题思政课在黄山开讲,黄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悉数出席,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上场授课,以一场高规格、不设“围墙”的创新思政课向全市传递助人为乐、弘扬正能量的声音,社会反映强烈、“点赞”如潮。

  近年来,黄山市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抓手,不断壮大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力量,涌现“平安大妈”“快递小哥”等一批群众耳熟能详的平安志愿服务组织,探索出“解忧杂货铺”等一批自治品牌,以群防群治托举秀美之城,在黄山,人人重平安、个个护平安已经成为生动的实践风景!

  03

  秀美,是一身“崇德向善、美美与共”的“谦和风”

  秀美之城,外秀于形、内秀于心。黄山,自古饱受徽文化浸润熏陶,集自然美与人文美、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身,从来不缺少文化底气与自信,漫步其中,和合谦让的君子之风扑面而来。

  200多年前,曾任开封知府的胡文照为方便邻里,将正屋墙角削去三分、临街阁楼后退一步,并刻“作退一步想”于门额。如今,这五个篆体字古为今用,从道德理念上升为社会治理德治品牌,被赋予以“作退一步想”“促进一步和”“更进一步为”的时代内涵,全市每年运用“作退一步想”化解矛盾纠纷万余件,推动营造了谦和礼让、豁达融通的浓厚氛围,得到中央及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窥一斑而见全豹。近年来,黄山市积极挖掘徽文化德治因子,从徽州传统文书、族规、村规民约中汲取有益价值,创新社会治理时代招数,推动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

  黄山市民宿产业起步较早,现有各类民宿3200余家,总数占到全省三分之二。在黟县,有全省首家民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乡村客栈联盟,按照行业服务规范和管理章程,98%民宿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在黄山,道德,从来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在不断的传承中越来越成为相互成就、守望安宁的城市品格,正如央视颁奖词中所说的“古城蝶变,百看不厌”!

  黄山,一个又美又能安放心灵的休憩之地,怎能不让人喜爱向往,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奋斗不止。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