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为推动建筑技艺传习,深入挖掘传统村庄历史文化资源。8月5日上午10时,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2024年乡土建筑传习营”歙县站公益项目开营仪式在歙县坑口乡金龙潭村金滩广场举行。
金滩村背倚金宝山,面临新安江,村中传统民居依势而立,在稳定的本土古建筑传统营造技艺工匠团队带领下,古建筑木结构、砖瓦的修缮搭建、歙砚制作、竹篾编织等非遗技艺传承光彩绽放,独特的文化传承禀赋为深入挖掘营地村落既有文脉,对修复完成的建筑遗产进行活化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早在2019年,由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共同主办的首届“中澳青年建筑遗产修复传习营”项目首站便选择了黄山市歙县金滩村,项目取得圆满实施。同时金滩村成立“中澳青年建筑遗产修复传习营金滩村实践基地”,为该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20年,来自建筑文物保护、世界史、古建工程等不同专业和领域的20余位正式营员,再次来到金滩村,顺利完成2栋传统民居的大木结构修复工作和5栋传统民居的瓦屋面修整清淤,为遗产保护和激活乡村内生动力贡献了巨大力量。时隔4年,歙县坑口乡积极与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对接,再次邀请“2024年乡土建筑传习营”来到金龙潭村金滩开展古建营造、修复、实践、传习活动,在分享、交流和研讨中为真正实现乡村保护与活化振兴提供对策参考。
据悉,此次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2024年乡土建筑传习营”金滩公益项目将采取传统方式,遵照原制式、原工艺、原材料的基本原则,将传统民居恢复到一个安全、可使用的健康状态。活动邀请营造技艺的砖、石、木、瓦工匠师傅共计10余位,传习营员20余人,社会参与者10余人,计划整理修缮建筑3栋,其中地面夯土建筑1栋,墙体彩绘1栋,大木构架1栋。传习营员将在活动中探索适于金滩村乡土文化表达的可行性发展路径,用以促进乡建、乡创内生性活力激发和转变。
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金滩村,文化资源底蕴丰富,非遗技艺传承完整,拥有40处挂牌历史建筑。通过“2024年乡土建筑传习营”歙县金滩站公益活动,不仅能够深入挖掘金滩村本土历史人文资源、协助传统民居整理修复,在推动非遗技艺研习,探索徽派古建筑保护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中,为促进坑口乡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