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南屏火腿 风味满人间
前段时间想必大家都被美食节目《风味人间》刷屏了,这个美食纪录片一播出,便好评如潮。在第一集《山海之间》中,黟县南屏火腿的亮相,每一帧都是极致诱惑,令人垂涎欲滴。
说起中华火腿的名号,多数人会想到云南鹤庆、宣威,或浙江金华,实际上,徽州自古流传着腌制火腿的技艺,同样不输别处。明弘治《徽州府志》中边已记载:"(火腿)多于入腊前后宰,藏瓮中磠淹槽沃近两旬,出而燎之干略带濡,置于闲屋当风处,名曰火肉,亦曰腊肉。"
南屏村位于黟县西南,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以幽深古巷、祠堂群和古民居群组构成,人文荟萃、民风纯朴。村里有鲜活的乡村年味,浓浓的人间真情。
年关将至,南屏村的村民便要张罗着杀年猪,农家养成的黑猪后腿风味最足,由经验老道的农人搓盐、压缸、晾晒。成排的火腿在空气里静静发酵,浮起一层细密的霉菌,在时光中酝酿出无与伦比的芳香。
南屏火腿各个部位都是宝,做法也是各有千秋。待到美味开启之日,南屏村的村民更愿意以吊鲜提味的方式将火腿入馔,将其中万千滋味融入菜肴,成就其他食材,一如中国人低调谦虚的性格。
清蒸火腿片、石鸡烧火腿、火腿炖冬瓜、火腿蒸豆腐、火腿炒丝瓜、腿炒青豆、冬笋煨火腿、火腿炖鳝鱼、火腿炖鲫鱼……这些,都是火腿在徽州最常见的家常菜。对徽州人来说,无论是做无名英雄还是配角,火腿都是他们最珍视的年味。
腌制完美火腿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就拿最出名的火腿产地金华相比,徽州山区纬度更高,海拔也更高,冬季气温还会突破零点。这意味着在低温的作用下,盐分能更缓慢、更持久地渗入到火腿内部。而且,皖南山区雾气弥漫,湿气很重,火腿表面的霉菌一旦生根就会迅速疯长,氨基酸等风味物质就开始搔首弄姿了。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环境中发酵,更考验制作者的手艺。
黟县南屏村家庭腌制火腿特别考究,属于家庭作坊制作,一是选择腌制时间特别严格,时间只能选在入九的严寒时机,越冷越好,过了腌制季节就不再腌制;腊月杀年猪,新宰杀的猪,只选肌肉发达的后腿,均匀地抹上花椒盐巴,使肉质更加红润,更加浓香,然后放入大缸,底下垫上一块石板,使猪腿不会浸泡在盐水里,押上重重的石块,使肉质更加细嫩。
腌上六六三十六天才能起缸,抹去盐迹,放在冬日里的太阳下暴晒,晾晒的时间是漫长的,见证了被腌制腊腿由白色逐渐变成通红剔透的过程。猪腿表层要被晒得油光发亮,色泽红润,肉质紧实。四处悬挂晾晒的火腿,也成为冬日乡村里一道非常亮丽和独具特色的风景。
晒干后挂上架子,让其发酵,肉质蛋白在黄酶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发酵的越完善,所含的氨基酸越丰富,能产生十八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火腿的鲜香味是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的,等到八月中旬,让其充分发酵完善,才算是一条正宗的徽州火腿,这样的火腿浓香入味,鲜美无比。
人人都知道浙江金华的火腿好吃,却不知有句话叫“金华火腿在东阳,东阳火腿在徽州。”当年徽商从歙县出发,进入杭州、苏州、金华等地,徽州火腿也跟随着传入金华,带动起了金华火腿产业的兴盛。
提到火腿虽然言必称金华,但你走进金华乡野,已经很难看到农村自制火腿的场景了。金华火腿制作规模比皖南大多了。制作一条火腿讲究颇多,而且需要漫长的等待,于是大家放心地把火腿制作交给工厂,别说外地人,本地人都是买工厂火腿。而在皖南,复杂的山区气候让火腿工业化生产无望,反倒保留了淳朴的地道之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皖南的青砖白瓦间行走,遇见一条与青苔共生的火腿,怎能不心生歹意?(宗 禾)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