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有头有尾步步高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徽州婚俗文化印记

2019年02月21日 08:43:54 来源:黄山新闻网

有头有尾步步高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徽州婚俗文化印记

徽州村族,视男女婚嫁为人生头等大事。缔姻皆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又有许多繁文缛节。男女十三四岁,即有“媒人婆”登门撮合。男方收下女方“年庚八字”于灶司亭,三日内不失盘打碗,缺瓢少筷,视为吉。然后另开男女双方“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时,每项“天干”、“地支”纪时字相加为八个字),请瞎算命推算“生剋”,相剋者退回女方年庚作罢。因而女方多有改动年庚者,如属虎的降岁,肖羊的抬高年岁,谓“羊抬虎落”。民间有“十女九不真,改命作夫人”之谚。“八字”相合者,男方出具议婚草帖由媒人带交女方,告白三代名讳、身份,女方亦于回帖,相当于古礼《问名》。晚清后,帖仪省略,多以媒人口传。媒人酬金,男方付三分之二,女方付三分之一,所谓“男方一担,女方头”,花轿进门付清。

议婚彩礼,俗称“喜担”,以“肩”论数,每肩洋六、八、十元不等定后,女方即用梅红书帖纸开具“礼单”。内容计有“缔首”、“行聘期书”、“冠笄”、“谒庙”、“迎娶”六大项,即俗谓“六礼”。因“冠箅”(为许嫁女行盘发插簪礼)、“谒庙”(女方收到男方“期书”后卜效于宗庙,卦吉始允男方所定“星期”,回帖“谨遵台命”)二项男方所送礼物不多,晚清后多数人家省略。

在迎娶当日,男方要请夫妇齐眉、子兴旺的老儒作“利市人”,书写“接亲书”,内容有“男家郡名帖、“男家到门帖”两页;“舆人参帖”、“灯人参帖”、“催亲书”(三份)、“谢亲书”。又写新郎“红鸾庚帖”一份,连同上述七书一同装入拜匣,放入接亲轿中,带往女方。接亲礼主要有箩一担(有些地方用二担),内装肉、面、果自若干,正色鱼一对,糕两包,“望娘盒”礼金若干(专送新娘母亲,民间亦称“尿屎担”,女方家人接收后,将来要为外孙送年饭、抓周衣、端午衣、破蒙文具)。女方收下箩担,退回糕、对鱼,称之为“有头有尾步步高”。另外回一半果子包敬新亲家,谓之“有来有往”。新娘进家后,下午男方派人拿上“四色礼”——猪肉、面条、鸡蛋、麻酥糖,送新舅及女方送新娘来的两位伴娘回家。

迎娶的场面也是十分的隆重,新郎家布置一新,堂屋内满眼喜庆,上堂正中挂红锦嶂大金“囍”字,喜幛两边是娘舅的贺联,喜幛下长条案桌上放有寓意“吉庆平安”的时钟、屏风镜、大瓷花瓶等吉祥物。围系大红缎幛的八仙桌上,摆放着一对点燃的大红蜡烛,桌两边是上搭大红缎椅披的两把大红椅,桌前铺的是一丈多长的大红毯。上下堂正梁当中吊大宫灯,沿梁上各悬两盏宫灯。新房门上挂红门帘,贴红对联;房内设红床红帐、红家具等。轿至男家,由新郎家两个喜娘撩开轿门绣帘,新娘出轿由两喜娘搀扶上堂,立红毯右边,新郎立左边,举行拜堂仪式。

司仪高唱“一拜天地”,新郎新娘朝外跪拜:“二拜高堂”,对堂上虚设的公婆席跪拜;“夫妻对拜”,新郎新娘面对互拜。随着司仪一声“送入洞房”,既有大伯(大哥)、二伯(二哥)次第传递麻袋从新娘脚下起,交替铺到新房床前。新郎新娘随着“一代传十代,十代传百代……”的说唱声。踏着麻袋步入洞房,以示传宗接代之意。随后,即撒彩色纸屑和茶叶米豆,暗寓驱除器上可带采的邪祟。

                                                                                      (辛周)

编辑:郑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