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我们这些年俗】歙县鱼灯

2024年02月17日 12:01:47 来源:光明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歙县鱼灯表演。光明图片

【我们这些年俗】 

大年初五,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与草龙、板凳龙同台亮相,在烟花秀的光影下,安徽黄山歙县呈现出“一夜鱼龙舞,今夜星光璀璨”的浪漫。

“歙县有两盏‘鱼灯’,从汪满田到瞻淇,从遥遥相对到同框出镜,两条鱼灯一舞便是数百年。‘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是鱼灯对歙县人的意义。”歙县文体局局长吴炯说。

歙县鱼灯以竹丝为筋骨,以棉纸为肌肤,装饰寓意吉祥的鱼鳞纹案,鱼肚内点烛以赋予鱼灯灵性。宋代,瞻淇村村民便有了嬉戏鱼灯的习俗,至今已延续800多年。每年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八,伴随铿锵有力的鼓点,“瞻淇大鱼”从祠堂游出,在村内翻飞、游弋、滚动,把幸福吉祥送到家家户户。

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嬉鱼灯、闹元宵”的传统民俗起源于明朝,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村民以鱼灯游村,大小不一的鱼灯形成规模浩大的队伍,为全村祈愿求福。如今,汪满田鱼灯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本报记者 常河 丁一鸣 本报通讯员 杨瓅)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