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903家民营企业参与!安徽这个“典型县”促共赢

2024年06月18日 17:33:24 来源:安徽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芒种时节,皖北大地忙收、忙种、忙管,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在蒙城县板桥集镇赵士礼家庭农场的葡萄园,一棵棵葡萄树整齐排列,一串串小葡萄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浇水保墒、修剪枝条,保障下月首批成熟的葡萄上市。

“靠着60多亩葡萄,一年能挣几十万元。”赵士礼告诉记者,依托“万企兴万村”行动,在蒙城县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葡萄园效益可观。

“主要种植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采取统一采购、销售模式,为农户节约种植成本,实行订单销售。”6月17日,该合作社理事长任艳杰说。

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经过多年发展,流转土地达2000亩,现有社员120人,同时带动5个家庭农场、2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和一部分农户参与葡萄种植,每年带动就业2000多人,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由于致富带富能力突出,任艳杰被选为桂光村党委书记。亿兆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优质葡萄种植基地项目实现了乡村发展、农民增收、企业获利的良好成效,获评2023年度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

如何持续发挥项目促多方共赢、乡村振兴的积极效应?从去年开始,任艳杰着手实施“智能方舱”种植项目。

“方舱种植,恒温恒湿,管理方便,有利于作物生长,去年种的蘑菇,最近准备种蔬菜,比普通大棚效益更高。”在距离葡萄园不远处,任艳杰指着一幢幢四四方方的“智能方舱”说,依托智慧农业设施,将更好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此次上榜省级“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的,还有蒙城县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土桥村现代农业项目。

该合作社理事长李平介绍,2014年土桥村完成整村土地流转,全村农户采取带地、带机、带资等方式共同成立了土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资采购、整地、播种、管理、收获和销售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

“村民每亩地保底收入800元,同时还有分红。”李平说,该合作社去年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上述两个省级典型项目是蒙城县“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缩影。

近年来,蒙城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围绕县委中心任务,聚焦“万企兴万村”行动,建立完善“统战赋能、企业联动、帮扶村受益”工作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村情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乡村发展、农民增收、企业获利“共赢”。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903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兴村’项目1017个,‘兴村’总数272个。”蒙城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工商联党组书记葛飞跃介绍。

在此次评选的全省2023年度“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企业)中,亳州市共有10个上榜项目(企业),其中蒙城县有7个,该县获评2023年度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县(市、区)。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