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安徽考察,都对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安徽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落实好党中央改革规定动作,谋划好安徽改革特色动作,运用好基层改革创新动作,不断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海螺集团、华为联合发布水泥建材行业首个AI大模型。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 会长 阎晓峰
这个AI水泥大模型是一个开创性(事件),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对今后行业高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与低碳转型双重挑战,海螺水泥联合华为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将生产工艺优化、能耗管理等核心环节转化为可计算、可决策的智能系统。作为安徽深化国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典型案例,海螺水泥依托工业场景数据优势,与华为算力资源深度协同,构建起云边协同的AI运营体系,实现熟料强度预测准确率超85%,年减排二氧化碳6300吨。
海螺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杨军
华为依托算力资源提供人工智能的训练中心,以及盘古大模型的底座,海螺凭借应用场景和数据资源,双方(共同)探索,给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海螺方案”。
牢记殷殷嘱托,安徽以改革“关键一招”破除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尤其是用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取得了一批示范性改革成果,激发了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通过实施前沿科技"沿途下蛋"、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举措,推动量子科技、通用智能等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企业主导、院所协同的科创体系,助力全省实现从传统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跃升。自贸试验区形成221项制度创新成果,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全国先河,新安江-千岛湖生态合作区建设全面升级,彰显安徽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刘涛
安徽在科技创新包括产业发展很多方面是承担着国家重要的改革试点任务,(通过)找好试点突破点,找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平衡点,也是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非常重要的抓手。
本台记者 胡君
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发展,从扩大开放到民生保障,安徽的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在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再次跑出加速度。在我身后的大屏上,清晰列出了目前安徽省能够高效办理的36个事项,涵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宣城市泾县医院妇产科,刚做妈妈的李女士正在护士指导下通过APP办理新生儿事项手续,从刷脸认证、勾选事项到上传材料,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宣城泾县医院妇产科 护士长 梅丽
原先产妇办理出生证明、医保、社保、上户口需要到多个部门进行办理,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全部完成。
这样的高效体验,源自于安徽今年持续推进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安徽将社保卡服务、新生儿手续等民生事项整合为标准化模块,企业群众在线提交材料后,系统自动完成全流程审批。
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 二级主任科员 李方东
组建跨部门、跨层级工作专班,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改造政府工作流程,打破部门数据壁垒,精简办事材料,让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越来越便利。
眼下越来越多惠及民生的改革在安徽加速推进。在安徽,县域医共体建设使基层就诊率达83%,高值耗材集采年节约资金12.52亿元,城市生命线工程构建地下管网"数字孪生"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通过实施1500余项改革任务,形成1400多项制度成果,零基预算、科创金融等改革经验走向全国,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安徽省委改革办 专职副主任 李德贵
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下深水、啃硬骨头,大胆闯、大胆试,努力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上取得更大突破,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改革品牌,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编辑:吴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