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产业振兴:安徽援藏工作队助力高原特色项目发展

2025年07月01日 17:23:40 来源: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安徽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进藏以来落实援藏资金5.72亿元,实施援藏项目60个,在雪域高原播撒下产业的种子。

工作队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世界海拔最高、西藏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措美哲古风电场建成并网发电。推动措美雪热30兆瓦、浪卡子县柯来20兆瓦等一批保障性光伏发电项目于2024年建成,年发电量超1亿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吨。

畜牧业是高原的重要产业之一,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牧草,而牧草本地化种植一直存在困难。于是工作队在错那市建设西藏首个航天育种重点实验室,精选16个品种青稞、油菜以及牧草种子送入太空并试种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6-29_194319_488.jpg

在海拔4380米的试种基地里,露天的试验田满眼翠绿,和四周“光秃秃”的山坡形成强烈对比,田里成片的蛋白菜长势正好,这些“太空牧草”具有耐盐碱、耐低温、营养丰富、产量高的特点,一年可以收两到三季,一次种植能收十五年左右。

“这样一亩地的牧草,可以养二三十头羊一年,节约了大量的天然牧场,降低畜牧成本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安徽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员、错那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江永权告诉记者,用牧草喂养取代天然放养,可以大大提高牧畜的出栏效率,给当地带来新产业项目的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牧民增收。

在措美县蔬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里,同样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在安徽援藏工作队的积极联系下,基地引进了宿州市萧县辣椒制种产业,通过试种筛选,选择了朝天椒和螺丝椒这两个适合当地种植的辣椒品种。

微信图片_2025-06-29_194322_845.jpg

“目前一亩地辣椒产量约为6000斤,产值约为3万元。”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旦增旺扎说。同时当地与安徽科技学院合作,提升了全县辣椒及其他蔬菜种植技术。

“我们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积极引导群众种植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措美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局长肖治明说。

每年夏天,雪域高原都会迎来旅游高峰,太空舱、房车、露营……在曲卓木海拔4300米的千年沙棘林景区,一系列旅游新业态相继“解锁”。

微信图片_2025-06-29_194315_925.jpg

据悉,安徽援藏工作队在实施曲卓木沙棘林特色旅游提升工程的基础上,招引企业成立错那勒诚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持续优化“吃住行游购娱”新业态,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将旅游打造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片沙棘林核心区有700多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西藏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沙棘林。”错那勒诚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峻告诉记者,为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今年预计投入3000万元,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创产品的开发,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游玩。

将高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安徽援藏工作队先后投入援藏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了错那市曲卓木沙棘林旅游提升、措美县哲古边疆明珠小镇、浪卡子县张达乡旅游中转站等项目,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群众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编辑:吴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