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连日暴雨,汛情严峻。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披一件雨衣、脚踩一双雨鞋、手执一把铁锹,冒雨而行,持续奋战防汛救灾一线,看着他略显消瘦、单薄的身影,钦佩之心油然而生。他就是歙县霞坑镇石潭村联村组长、硕士研究生胡鹏威。
一件雨衣,关键时刻直奔一线。持续强降雨引发石潭村大坦组007乡道路面坍塌、山体滑坡、洪水上漫等险情,007乡道是霞坑镇连接石潭村、昌溪乡的主要道路,日均车流量400余辆。在得到消息后,胡鹏威穿上雨披,带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迅速拉起警戒线,应急处置到位。风雨中劝阻来往车辆20余辆,一直坚守到夜里十二点,直至道路恢复安全通行后才撤离。在大坦发生电线杆倒塌时,他迅速到达现场查看,对现场进行有效管控并疏导人群,让行人避开倒塌的电杆和垂落的电线,并及时联系有关单位处理。
一双雨鞋,沾满泥土向险而行。汛期期间,作为一名95后青年基层干部,胡鹏威义无反顾率先前往石潭村水川、皇川、石汰、下湖等十几处危险地灾点,逐一走访排查,冒雨和村干部一同安全转移30余人至安置点。其中一位90多岁老人腿脚不便、行走困难,胡鹏威毫不犹豫背起老人,一双沾满泥土的雨鞋,在崎岖的山路中稳步前行。结束一天的防汛救灾工作,胡鹏威没有停下脚步,即使浑身湿透,也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连夜前往县城搬运物资。风雨中,一双雨鞋平均每天行走近30公里,每一个30公里承载的是一名青年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一把铁锹,冲锋在前彰显担当。作为霞坑镇唯一一名研究生,从小生长在城市的他,从没有拿过铁锹,但在石潭村的每一个塌方处,都有着胡鹏威挺身而出的身影,他手拿铁锹一点点清理道路,为村民疏通了一条条“平安之路”,即使手上磨出了血泡、血泡又被磨破,他也没有喊痛、没有退缩。在防汛一线,胡鹏威身上的衣服每天都是湿透的,已然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但他始终坚守在抗汛保畅最前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趁雨势渐小,胡鹏威拿起铁锹,积极帮助村民将房前屋后的碎石淤泥等杂物清除干净。夜里十点接到群众来电,主动到村民家中疏通水渠,保障村民的正常生活。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