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立足实际,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深化“为民办实事”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元主体“共建”,筑牢基层治理“堡垒”。充分发挥乡党委“龙头”作用和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双提一优”专项活动和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建设,持续优化村党组织架构、健全组织体系,以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以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为基点,依托2支乡村志愿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专班等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实现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平安联创、群防群治。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多元主体作用,逐步建强网格队伍,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民生实事、群众自治等村级事务,不断深化治理服务体系建设。
特色载体“共治”,畅通基层治理“经络”。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先导,积极探索建立覆盖面广、接地气、影响范围大的基层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机制优势,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婆媳等评选活动,举办电影进基层、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在全乡营造弘扬道德新风尚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基层社会治理道德底蕴。持续发挥“爱心”超市效能,优化积分制管理内容及超市管理制度,通过积分机制鼓励村民关心并参与村级各项事务。在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党员、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员等队伍,以搭建“连心桥”调解室、基层协商议事室为平台,形成“提事、议事、理事、决事、监事、评事”的民主“六步法”机制,做到自治有效、德治灵活、法治严肃。
服务成果“共享”,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紧紧围绕治理和服务两条主线,由各村包片领导、包组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网格员等组建社情民意倾听队,进村入户听民意民情,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执行意识,提升执行能力。全面排查梳理3个村的矛盾纠纷,构建形成“收集—交办—反馈”的闭环模式,让为民服务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同时以入户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及时搜集反馈群众需求,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进一步推动全乡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4件,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20余次,入户走访800余人次,帮助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