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4月20日清晨,在氤氲着春日气息的徽州古城,2025黄山·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友,踏着春的节拍,穿过丰乐湖畔的晨雾、掠过牌坊群的绿荫,感受渔梁古镇千年商埠的烟火气,眺望新安江的烟波浩渺,用脚步丈量歙县的千年诗意,在奔跑中拥抱徽州最美春光。而在这场激情澎湃的赛事背后,有一抹 “志愿红” 格外耀眼,他们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赛事注入温度,更让这座古城绽放出别样的文明光彩。
“志愿红”构筑“安全网”
从赛道设计的匠心到志愿服务的温情再到市民文明观赛的共识联动,歙县以“小细节”彰显“大文明”,用“暖意赛事”诠释“用心城市”,将马拉松打造成一张兼具活力与温度的城市名片。
这场速度与耐力的较量背后,是歙县以 “志愿力量” 构筑的全方位保障网。25个医疗点、19台监护型救护车、1台移动ICU和110名医护人员严阵以待,赛事首席医疗官、40名省医疗专家与急救志愿者、急救跑者组成流动守护线,时刻关注选手状态;组成的团队保障层医护人员随时待命;终点与赛道旁,急救志愿者、急救跑者目光如炬,350名公安干警和近1000名安保人员筑起铜墙铁壁,全方位守护跑友安全,让跑者安心逐梦。
赛场另一隅,更有1055名青年志愿者化身“暖心使者”,在 60 余个岗位上传递关怀 ——补给站里,他们为选手递上饮用水和补给食品,提醒选手注意补充能量;赛道引导旁,他们以微笑与加油声驱散疲惫,为选手指引方向;起终点处,他们细心整理物资,协助选手存取物品......志愿者们以热情和专业为赛事保驾护航,以点滴服务传递文明微光。赛道内外一个个细节,既体现东道主对于参赛选手的关心和重视,也是歙县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的生动注脚,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用心,是歙县以志愿之力温暖赛事、拥抱八方来客的生动注脚。让每位跑友安心逐梦的同时,用“志愿红”点亮了城市的温暖底色。
于跑者而言,马拉松赛事是超越自我的舞台;于城市而言。马拉松则是展示魅力的窗口。而志愿者们,就是这扇窗口的 “讲解员”,用服务和热情向跑者讲述着歙县的故事。
42.195公里,串联起 “一城一江一乡” 三大核心区,跑者从徽州古城出发,途经渔梁古镇、牌坊群、鲍家花园等历史文化地标,最终抵达新安江山水画廊。沿途,志愿者们既是服务者,更是徽文化的 “流动讲解员”,在递水、指引之余,向跑者介绍歙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跑者在奔跑中触摸千年古城的脉搏,
今年的歙马在赛事服务、氛围营造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赛道沿途新增的6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加油站,志愿者们配合腰鼓舞、古筝演奏等沉浸式徽文化非遗表演,为跑者的每一步迈进加油喝彩,无论是白发老者还是青少年跑者,都能在志愿者的陪伴中,感受 “新安山居图” 般的诗画意境与文化底蕴。这种 “服务 + 传播” 的双重角色,让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成为读懂歙县的 “文化窗口”,让赛事成为一场全城参与的文化盛宴。他们用真诚的笑容和温暖的话语,让跑者在奔跑中感受歙县的独特魅力,爱上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古城。
“志愿红”担当 “推介官”
今年以来,黄山徽州古城越野赛、第六届环黄山自行车赛等多项赛事相继在歙县成功举办,这座古城正以体育“搭台”,文体商旅联动“唱戏”,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当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志愿者们化身 “城市推介官”,将赛事 “流量” 转化为发展 “能量”。为放大 “体育 + 旅游” 效应,歙县推出在4月18日—20日期间,参赛选手凭号码布免费游 A 级景区的政策,志愿者们主动担当 “导游”:在物资发放处,他们细致标注景区路线图;在补给站旁,他们推荐三潭枇杷、徽州烧饼等特色美食;在终点处,他们分享 “赛后游歙县” 的攻略,从渔梁坝的落日到石潭村的云海,让跑者从 “过客” 变 “游客”。赛事包中免费提供的徽州贡菊、徽墨酥等伴手礼,更在志愿者的讲解中成为文化名片。
数据显示,赛事期间,歙县酒店入住率呈现增长态势。餐饮、交通、零售等行业客流显著提升,“体育 +” 效应持续升温。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不仅保障了赛事的流畅运转,更用热情与专业,让跑者记住了这座 “有温度的古城”。
从安全守护到文化传递,从贴心服务到城市推介,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着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精神。当马拉松的终点线化作城市发展的起跑线,这群 “志愿红” 正成为歙县激活文旅活力、书写文明篇章的重要力量 —— 他们丈量的不仅是赛道,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与广度。
编辑:叶淑君